close

業務人員要有能力診斷客戶的問題,以發掘並滿足客戶的需求;業務主管則要有能力診斷業務團隊的問題,以調整出最佳陣容與最適資源。

當業務目標無法達成,傳統的思維是想辦法接觸更多客戶、拉長拜訪時間,甚至增聘更多業務人員。但是業務主管應該以更全面的視野、更精準的角度,來分析未達標的原因。

用心智地圖(Mind Map)的架構來看,業務目標未達成的原因可以拆解為兩大類:一是「質」的問題,也就是業務活動的品質是否夠好;二是「量」的問題,即業務活動的數量是否足夠。

「質」的問題,可以再區分為外部因素(客戶)與內部因素(業務人員)。前者是指目前接觸的客戶群,在營收貢獻上是否有足夠的產值,以及在毛利貢獻上是否有足夠的品質。

再優秀的業務人員,若總是分配到需求規模小、價格敏感度高的客戶,恐怕也只能感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後者(業務人員的品質)泛指業務人員開發市場、銷售談判、客戶管理等能力的優劣。同樣的客戶經由不同業務人員來經營,往往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就像「賣鞋到非洲」的故事,有人解讀為機會渺茫(很多非洲人都不穿鞋),但有人解讀為商機無限(很多非洲人都需要鞋)。相同道理,請最資淺的業務人員來分析自己最棘手的客戶狀況,資深業務人員通常會有不同的看法。

「量」的問題,亦可以區隔為外部因素(客戶)與內部因素(業務人員)。前者是指客戶數量的多寡,後者是業務人員的數量、客戶拜訪次數與時間的多寡。

即使有好的客戶、好的業務人員,若是雙方互動不夠,也難以建立有深度的客戶關係,無法創造應有的營業產值。

用「質」、「量」、「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將未達標原因分類之後,可以進一步請最前線的業務人員一同參與「診斷」的過程,依實務況狀將問題再往下剖析與條列,並提出自己的瓶頸與欠缺的資源。

業務主管的職責就在於精確診斷出團隊的問題,對上爭取到公司政策的調整,對下給予適時的協助與支援。

許多肩負業績壓力的業務主管,其實並沒有放足夠的心力在檢討組織的問題上面。或許是因為自己可以「獨善其身」所以坐上主管的位置,但別忘了要能「兼善天下」才算發揮主管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