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時節,是金馬饗宴,入圍名單、國際影展與頒獎典禮相繼而來。這些年來,中國電影異軍突起,入圍與獲獎的次數明顯增加。到底中國電影吃了什麼猛藥?

電影的製作、發行與放映三環節,就像足球的後防、中場與前鋒環環相扣的配合關係。中國電影的製作,1980年代確立只有16家國有電影廠具有製片權的體制,90年代中期稍加開放。2003年是中國電影體制變革的關鍵一年,除了打開大門承認民營影視公司的製作資格之外,院線制的推動也讓電影院如城市工程一般地快速興建。

就在制度變革的氣氛下,2002年年底張藝謀的《英雄》成了中國大片時代的起點,所謂的大片亦即高投資、大卡司與高票房的電影。《英雄》的中國票房高達2.5億人民幣,但這些年來卻早已是被超越的數字。其因就在資本、卡司與票房之間的相互交乘。

大片時代力壓西方
大片時代是一種國家欲望。當90年代後期好萊塢電影席捲中國之後,憂心文化侵略的中國政府,透過政策引導的結果。但過程裡,不乏國家的身影,《英雄》有著國家的扶持,同期沒有好萊塢電影上映,也例如《孔子》上映,正夯的《阿凡達》被迫下檔。

大片時代是一種中國的好萊塢夢。幾家大型影視公司集製作、發行、放映乃至經紀公司甚至主題樂園於一身,儼然中萊塢架式。電影製作數量方面,19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每年維持在110部左右,90年代後期落至80部之譜,大片時代突飛猛進,每隔幾年以百部的數量增加,2012年更進入600部大關。中國大片在中國市場力壓好萊塢電影已非新聞,重要的是單部大片能與好萊塢電影捉對廝殺。

大片時代是電影院裡的白日夢的高潮,主旋律題材、城市愛情、武俠功夫片是大片時代主要的三種類型。主旋律題材依舊演繹著愛國主義意識形態、城市愛情則在金錢堆起的城市叢林裡談情說愛、銀幕裡的刀光劍影聲光迷人,然而武俠之原意為何也為人所遺忘?
浮誇的大片時代裡的異數,是小成本與獨立電影以真實之名的反攻。

《瘋狂的石頭》與《鋼的琴》從小人物出發,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表述瀕臨破產的國有企業員工和下崗工人,如何在現實環境裡奮力一搏。柏林影展獲獎的《白日焰火》,作品的成就同樣在於真實感的呈現。

以真實之名的反攻,在以票房論斤兩的時代裡,超越票房數字反思了中國社會,也帶出大片之外的另一重中國。

李政亮《拆哪,這樣的中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