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西

凱兒解除他臉書上朋友關係的那個晚上,在日記上用最悲愴的語氣記錄下這個時刻。旁人看來或許會覺得有點可笑,「不就是臉書上的朋友而已嗎?刪不刪,有甚麼好糾結的?」所以說,當我們不是當事人,是無法理解當事人的心情,因此對人家的作法根本無從置喙。

人如果對於輕如鴻毛的小事糾結,表示那人心裡根本看不開。而凱兒比誰都清楚自己心裡的那股看不開,所以她才要用這麼壯烈的文字,去記錄這麼丁點兒的小事。因為那不是在跟那個男人告別,而是在跟自己的看不開告別。

「從這一刻起,我要看開!」至少她是這樣期許。

熱絡互動只是純欣賞 滑溜男撇清愛情

兩個人要多熱絡,才能算是愛情萌芽?茫茫人海之中,我與你四目交會、投以微笑的那瞬間,我們同時清楚在那一刻必須走向對方,也知道該開口跟對方說些甚麼,這樣算不算愛情?在漫漫長夜裡,我願意為你頂著睡意,與你在網路上聊上一個半小時,這樣算不算愛情?當我不見你,而我的雙眼張開,你的臉卻依然在我眼前清晰;當我見了你,你在人群之中的話語只為我,這樣算不算愛情?或是,相見時的微笑,不見時的思念,那一些,是否算是愛情?

在凱兒的求證之下,對方告訴她:「不算!」一切的互動只是對方的「欣賞」與「善意」,如果凱兒有任何愛情的錯覺,那一切都是她自己想太多。「這一切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互動,怎麼會是愛情呢?」那傢伙在婉拒她之後,又很熱心地解釋了對凱兒沒有愛情的種種理由。凱兒非常地憤怒,但是社會歷練讓她以為,如果求愛不成就把對方封鎖刪除,通常吃虧的還是自己,於是她把這傢伙繼續留著,狀態改成不追蹤,以為這樣就能把他隔離到另一個世界。

偷窺慾念上了癮 網路追蹤變自我折磨

事實證明了,如果你想在網路上隔離一個人,那可得發自內心、誠心誠意才辦得到。就算凱兒在網路上取消了被動的追蹤,她依然可以主動去搜尋。網路這個偷窺的窗口太強大,凱兒對那傢伙的慾念太膨脹,搞得凱兒太想知道他的行蹤──做了甚麼、吃了甚麼、想了甚麼、寫了甚麼。凱兒像個小偷似地,點入了他的臉書河道盡情偷窺,又滿懷罪惡地關上頁面。她知道這樣是在折磨自己,明知對方不把自己當一回事,自己卻又忍不住去關切他的一切。

當愛意變成怒意 惡男愈看愈生厭

另一件奇怪的事情同時發生:以往兩人熱絡時,凱兒看他寫甚麼都覺得有趣;現在甜美的愛意變成了被拒的怒意,他不管在網路上貼了甚麼,她看了都一肚子不舒服。這種神秘的追蹤,讓凱兒逐漸上了癮,然而這種癮頭卻讓凱兒愈來愈討厭這傢伙。她開始認清這傢伙的內在缺失:自卑、自戀、自我膨脹、自相矛盾、軟弱不勇敢、說一套做一套……。愛情這東西就算是幻想的,也能像戴了劣質的變色鏡片,讓人眼盲目眩,然而當這副眼鏡打破了,眼前的公子再俊俏,也不再迷人。凱兒愈看他,心裡愈是討厭他。可是喜歡一個人,能讓人變得更美麗愉悅;厭惡一個人,卻讓人思想扭曲、印堂發黑。凱兒拖了很久,才終於決定戒了對那男人的癮──刪除他、封鎖他,為的不是讓他見不著她,而是讓自己永遠都沒法得知那傢伙的一切。

因此,這告別不是給那男人的,是凱兒給自己的,向自己的慾念告別。

始於網路止於網路 愛情模樣好不真實

按下「刪除好友」的那一刻,凱兒頓時感到海闊天空。因為,她終於不在乎了,或者說是必須不在乎了。對方或許會發現,自己被凱兒給刪除了好友,說不定還會發上一陣子脾氣,或許只是咒罵她古怪,甚至根本沒發現,但這些凱兒都無所謂,她面對並且克服了自己的弱點,並且制止了自己繼續厭惡他的可能性。後來凱兒想:「或許逼自己不再喜歡他,也能算是一種溫柔,因為這樣我才不會愈來愈討厭他啊!」這理論或許有點矛盾,但對凱兒來說,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不過這下凱兒倒發現另一個荒謬:怎麼這年頭的愛情,都在網路上發生、在網路上結束。虛幻的愛情變成了虛擬,無怪乎一切都如此不真實,跟想像無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