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當一個人接近死亡時,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壯志未酬,認為自己還有太多事情沒有去做,沒有完成。死亡將人突然抽離這世間,讓人含恨而終。
《吉力馬札羅的雪》是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說。內容敘述著一位曾經才華洋溢的作家,在彌留之際回首自己的一生,最終走入死亡的故事。在書中的描寫裡,不難發現海明威將自己的經歷投射其中:主角哈里參加過戰爭,看盡戰爭的殘酷,心靈受到戰火的摧殘;他的女性關係複雜,在妻子與情人之間飄忽不定,會去酒店與妓院尋找一夜情;以及兩人同是作家的身分。宛如海明威是透過哈里這個角色來回顧、審視自己。
當哈里因為壞疽而躺在帆布床上,他先是看見了專吃屍體的禿鷹,在上空徘徊著,意味著他正走向死亡。接著他對於自己即將死亡這件事情感到十分憤怒。他是個作家,在過去的日子裡收集了許多素材準備將它們寫成小說,但他沒有付諸行動,任由光陰蹉跎。而在即將結束的此時,他已經沒有機會去做了。
他開始回顧自己的一生,就像人生跑馬燈一樣,一件事情連著一件事情而毫無邏輯。但這些事情都與死亡有關聯,那使他心神煩躁。當他回到現實時,他開始傷害身旁那愛他的女人──海倫。一位有錢的富孀,因為她,使他能夠走入上流社會的生活,與那些他曾經鄙棄的有錢人社交,過著他過去曾經厭惡的生活。
哈里起初確實對於自己已經無力去完成那些待寫的東西而感到憤怒。他沉溺於富有而安逸的生活中,眼前糜爛的日子使得他不用再提起筆也能過得舒適。他自然地會對於給予他一切的那個女人感到憤怒,認為是她扼殺了自己的才華,但他實際上也明白,毀滅才華的終究是他自己。
他選擇了不去改變,當眼前的生活是如此的安逸。人會習慣性地選擇對於自己最方便的生活型態,不自覺地深陷其中,這可以說是人類的本性。雖然眼前不思進取的日子多少會讓人感到慌張,但比起轟轟烈烈的改變與革命,這樣躺在爛泥裡載浮載沉還是舒適些的。
他藉由酒精不斷麻痺自己,變得暴躁、易怒、專斷。他明白到,人越是缺乏情感時,錢這種東西就越是重要,但他已經不認為這是值得寫下來的東西,不正說明著他對於眼前用金錢來不斷麻痺自我的自己感到無以復加的厭惡嗎?
人的死亡分成了兩種:一種是肉體上的死亡,這種哈里正在經歷;另一種是精神上的死亡,這種早在很久以前就在他身上發生了。他墮落到深淵中,對於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一方面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又離不開它。但他下了很大的決心去改變,於是來到了吉力馬札羅的高峰上,就像是拳擊手要甩去身上的贅肉一樣,他也要藉由這種肉體上的勞累來使精神上的自己活過來。可以說,自始至終他都還有著向上的力量,要把他從深淵中拖出,但此舉卻反而帶來了肉體上的死亡。
當他一步步地走入死亡時,他真正地明白到自己已經什麼也寫不了,什麼也結束不了、改變不了了。因此此刻一切都理所當然地不再重要,死亡此時對他而言反而是最好的解脫。這種說法實在是很濫情又被濫用過度,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一個活著本身早在很久以前就失去意義的人而言,活著或死了又有多大差別?
死亡並非非得是悲劇結局。在故事的最後哈里確實死了,但死前的迴光返照使他看見了吉力馬札羅的山頂,在太陽下閃爍著光,像是與全世界融合一樣。在那瞬間他明白到,那才是他該去的地方,這不正是說明著他的靈魂被接引進天堂中,因此得以昇華了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