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平均壽命延長,老年時間也愈長。面對不可逆轉的老化過程,若能提前在年輕時期做好準備,擴大社交圈、調適身心變化,老年也能成為另一個自我實現階段。

上了年紀,皮膚逐漸失去彈性,皺紋愈來愈深,體力衰退,記憶力、腦力及學習力不如以往,身體毛病也陸續浮現。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劉建良說,不少老年人因頭暈、失眠、睡不好、肚子痛、食欲不振等毛病就醫,檢查後問題不大,反倒是老化引起的焦慮、憂鬱等情緒,比起身體上的小病痛更嚴重,「藥物能改善症狀,卻難治療心情困惑。」


第一階段接受生理衰退

北榮老人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說,基本上,老化有三階段,首先是身體變差,老花眼、重聽、味覺不靈敏、走路易喘等五官退化,如果能接受變老的事實,較不易焦慮或憂鬱,不會一點小病痛或風吹草動,就不停跑醫院。

蔡佳芬透露,不少精神科患者都是從內、外或家醫科轉介而來,他們做過心電圖、超音波、心導管、抽血、斷層掃描、胸部X光等一連串檢查,才發現是心理因素導致身心失衡。


第二階段自我心理調適

若能順利接受身體退化,第二階段所面臨問題就是「我能做什麼?」蔡佳芬說,老人家應利用科技工具幫助老年生活,讓自己跟以前一樣活得獨立,不須依賴子女。例如,上下樓梯困難的老人家,可選擇有電梯的房子居住;老花眼看報紙很吃力,不妨使用iPad閱讀。

第三階段追求自我實現

坦然接受老化、又能獨立過活,老化的第三階段就是追求自我實現。

蔡佳芬說,小時候需要被照顧;青年時期勇敢追求自我;中壯年為了兼顧家庭與事業,蠟燭兩頭燒,可能被迫與現實妥協,自我漸被消滅;老年時期反而是重新尋找人生的階段。如果能提早規畫,有錢又有閒,年輕未實現的夢想,正好能利用這個時候完成。


家人協助 建立多重角色

不過,蔡佳芬說,老年人實現自我的方法可能與年輕時期不同,必須配合身體狀況調整。例如年輕想騎機車環島,老年人也能坐輪椅全台趴趴走。

「人生並非只有一種身分角色。」劉建良說,家人應想辦法,幫老年人多建立幾個角色,並結合興趣及專長,讓生活有重心。例如,會計師退休後,可到社區教導民眾會計成本概念,否則成天關在家裡看電視,什麼都不做,長期身體不動,反易誘發高血壓、血糖、血脂等三高問題。尤其身體因素會造成心情低落,情緒又可能影響健康,惡性循環恐使狀況愈來愈糟。


▇ 提早準備

退休能做啥?別自我設限

劉建良表示,退休仍要找事做,尤其是自己有興趣的事,提前做準備才能成功老化。他說,門診不少孩子帶著父母就醫,他常利用機會教導子女,而非父母,提醒他們年輕時就得培養興趣、擴大社交圈,提早為老年生活做準備,才不會退休後不知要做什麼,也沒有朋友。

至於未踏入職場的人,因重心一直在家庭,隨著孩子長大離家,還沒老化,就被迫面臨空巢期。家人不妨幫父母選擇適合的社團活動,如土風舞、插花班、社區服務或志工隊等,擴大社交有助成功老化。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家千萬別自我設限,多接觸團體及新資訊,像受年輕人歡迎的臉書(Facebook),老年人也能經營社群網站;家人亦須調整與老人的相處方式,考量他們身體情況,講話應簡潔、音量放大,主動關心老人家的生活起居,常寒暄、多讚美。老化是人生必修課程,家人應與長輩一起面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