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整個社會籠罩在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中,參觀旅展的人潮還是非常壯觀。同樣是做行銷工作的朋友說:「就是因為手頭緊,大家才要出來撿便宜。」這句關鍵的評論,含括兩個因素:一是「手頭緊」、二是「撿便宜」。消費者「手頭緊」,是指支配在休閒娛樂的預算縮減,但仍希望維持一定程度的品質;偏偏很多消費者在「撿便宜」的興頭上,常忘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餐券讓蝦變不甜
根據我的觀察,大量銷售優惠餐券的五星級飯店,雖然假日用餐時刻大排長龍,但餐飲品質已經大不如前。我特別詢問不同領域的朋友,得到的一致意見是:蝦不甜!大家十分不解,為什麼外形豐潤肥美的蝦子,吃到嘴裡卻沒有鮮甜的味道?
除此之外,還包括豬肉、牛肉等肉品,同樣是沒有美食該具備的味道與口感,個性調皮的朋友評論說:「吃起來就像從前鄉下拜拜過的供品!」我以為他指的是神明有靈通,把美食的精華都享用盡了,只剩食物的外形。仔細聽他說,才知道他的意思是,從前鄉下物資缺乏,拜拜的供品都會留下來慢慢享受,有時放太久,就會不新鮮。
特別請教經營餐飲業多年的好友,他仔細算成本給我看,舉例來說,一客原價接近900元的自助餐,餐券只賣500元,推算成本後大概只能提供250~300元上下的菜色,當然沒有辦法用頂級的食材,難怪消費者會覺得蝦不甜。
雖然「撿便宜」確實是很普遍的消費心態,但只有回歸「一分錢;一分貨」價值的基本面,鼓勵消費才能刺激經濟,否則很可能會因為「虛而不實」導致負面循環,消費者抱怨多,業者沒賺到錢,兩敗俱傷。


吳若權《幸福人哈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