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人物的私生活總是眾人議論和矚目的焦點,當事人你來我往地澄清,閱聽人也跟著指指點點,還把不相干的導演或藝人也拖下水。觀看這些社會現象,不由自主會聯想到一些心理學的名詞,而網友們的說法,也常混雜本身內心世界的投射。
這一類的新聞當然有其討論的價值,畢竟情變婚變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只是攻訐或躂伐的音浪有時會淹沒更值得探討的社會文化面向。身為兩性議題工作者的我,除了檢視個人的婚姻親密,也想分享有關戟害婚姻品質因素的反思。
「姻親」、「金錢問題」和「雙方相處時間太少」,一直是傷損婚姻的三大壓力源,婚姻是個連續動態過程,如何迎戰不斷的變動與協調、接納彼此差異更是門大學問,之前已經寫過不少關於婚姻溝通和探討以上3大壓力源的文章,這次想談的是,如果要成為一個好的生命伴侶,必須先面對自己身上的兩個「包袱」。
<包袱1>性別角色期待出現落差
大部分的婚姻衝突都跟彼此「期待的落差」有關,也就是覺得另一半的表現跟預期差很多,希望對方作些改變,這些期待透露出個人的價值觀和婚姻觀,其中也包括性別角色觀念。
即使明知為了角色分工和權力問題吵鬧不休極損害婚姻品質,夫妻還是很容易為了嚥不下那口氣拼個你死我活,爭到後來誰都不是贏家。與其說是「爭對錯傷感情」,不如說是「爭面子傷感情」。偏偏社會文化對性別角色仍潛存著一大堆的「應該」和「規條」 (比如男人應該……,做太太的應該……)。大部分的台灣女仍深受「以夫為貴」意識型態的毒害,好像沒有嫁到事業成就高的男人,就表示自己的婚姻很失敗,或是不太能接受伴侶的薪水比自己少。大部分的男人也不想當家庭主夫或全職奶爸,怕被說吃軟飯……。
<達人建議>擺脫面子問題 穩固自我價值感
在婚姻中誰是強勢誰是弱勢,很難從誰賺的錢多或誰比較大聲的表象上評斷,既然謀尋更美好的生活是共同目標,誰強誰弱便不是重點,後現代家庭夫妻雙方是共迎現實挑戰的戰友,彼此是合作夥伴,上述那些不合時宜的想法需要重新被檢視和討論,尤其對「丈夫」或「妻子」的角色期待,若仍帶著傳統框架要求對方,只會把關係逼進死胡同。
要減輕這個包袱,得先擺脫「面子」的包袱。伴侶的表現常挑戰到個人的自我價值,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若端賴伴侶來增減,自然不容易快樂,如果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夠穩固,便不會因為對方的成就高低而影響對自我的看法。相信自己夠好、雙方都為這個家庭盡心付出,對另一半也會多一些欣賞。
<包袱2>孝親思想與自主性的拉扯
除了性別角色的包袱,夫妻雙方還常要面對「孝親」的包袱。婚姻是兩個生命的結合與同行,必然會經驗家庭結構的轉換,不論人身是否離開原生家庭,心理上都得面對自己與父母的關係進入新的階段,走向真正身心獨立、更能自主、自決的個體。
但華人子女在追求個體化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孝親」與「自主性」的拉扯,單親家庭子女更容易受自己所依隨或認同的對象影響,對自己該負的責任有較高的要求,不知不覺將單親的父或母需要擺在自己的需要前面,不然很容易自責,也很難將自己和所依隨或較認同的父母情緒分開。即使是一般家庭,與父母關係較緊密或成長經驗較辛苦的孩子,成年後也容易把照顧雙親(或只有其中一方)的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
<達人建議>多些同理心 調整親子互動模式
姻親和血親不同,要求伴侶和自己一樣「有心」有些強人所難,但如果能對另一半的內心掙扎和生命經驗多一些理解,或許在姻親相處上便可以少一點嫉妒和磨擦。
縱然不易卸除、擺脫這個包袱,至少可以嘗試減輕它的重量。得先對彼此親子間的互動模式有所覺察,才能進一步練習心理上的自我分化和重新調整距離。已婚後不是要棄父母於不顧,只是得慢慢放開對彼此的依賴、改變原本過於黏密的關係模式,也就是「不再把父母揹在自己身上」。這少不了勇氣和時間,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兩代都需要練習放手。
尊重差異&耐心溝通 方為偕老之道
每次參加婚宴,我總會在禮金袋上手寫「永結同心」的祝福。兩個不同成長背景的獨立個體要「同心」合作很難,銀色夫妻們也都強調,維持感情比面對工作挑戰需要付出更多心力,尤其在家庭分工(管理)、面對姻親、金錢分配上不斷討論、下功夫。即使歧見不斷不易達成共識,還是得不厭其煩地協商和將心比心。最後想送給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眷侶們8個字:「尊重差異,耐心溝通」,與有情人共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