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街菜市場,一個小攤子,擺著數十條銀光燦爛的白帶魚,魚眼明亮透徹,一看就知道是極新鮮的魚貨,而這個魚販也不是一般的魚販,只有偶而在假日才見到他,因而引起我的興趣。
「這看起來很新鮮,哪裡產的?」「當然新鮮了,昨天晚上我才從東北角外海釣起來的,這是最好吃的白帶魚。」「你是漁民嗎?」「我不是,我只是好玩,因為釣多了,就直接拿到市場來賣。」我遇到一個有趣的人,忍不住蹲下來,一面挑魚,一面聊天。
這個魚販不時就會從宜蘭烏石港出海,到龜山島海域釣白帶魚,下午四、五點從台北出發,晚上在海上夜釣一整晚,清晨回來,多的時候一晚上可釣上百條白帶魚。
「可以跟你一起出去釣魚嗎?」「可以,但是你要有漁民證!」這當然只是一時興起的玩笑話,除非有特殊機緣,我不可能真的去海釣。
類似狀況也發生在一次墾丁行的晚上,在恆春的夜市,我與一個賣二手舊貨的攤販,聊了半小時。他賣的都是拆船下來的小東西,燈、水龍頭及各種小用品,我因此了解了台灣拆船業的變遷,以及一些有趣的事。
每次發生這樣的事,都會引來老婆大人的「說法」:「你實在是個奇怪的人,什麼人都可以聊、什麼事你都有興趣!」日子久了,老婆見怪不怪了,但也不得不承認,我什麼事都懂一些,知識非常廣博。
這樣的經驗,我也找到同好。日本知名漫畫大師弘兼憲史(【島耕作】系列作者)來台時,我們同台座談,結束時,主持人要弘兼給年輕人一句話,弘兼寫下了「常保好奇心」5個大字。他自承,漫畫中的劇情無奇不有,都是他一點一滴蒐集而來。好奇心是最大的動力,任何人都可以教他一些事,任何人他都可以談得很開心。
好奇心是一切知識的原點,也是一個人能力的來源。好奇讓人多疑、多問、多談、多學;好奇也讓人開放、探索、觀察、研究;好奇更能帶來知識、訊息、故事,並從中產生無窮的樂趣。
一個人為什麼會好奇?因為擁有一顆開放且不自我設限的心靈;開放又源於願意擁抱外在世界的正向人生觀;因為樂於擁抱世界,所以積極探索外界事物,勇於參與未知領域;透過探索與參與,人會得到豐富的經驗、知識,這其中也帶來樂趣;趣味又會強化好奇心,增加探索的動力。
如果經驗與知識能運用在工作與生活中,進而產生效益,效益就會變成好奇的獎賞,同樣也會強化好奇的動機,進而啟動學習的具體作為。
好奇心其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幼兒期的學習全來自好奇的探索。只是成長過程中的負面經驗及大人的限制,讓好奇的本能逐漸限縮,變成定向與功能性的學習,能力也因而被局限。唯有回歸開放的心靈、回歸好奇的本能,才是學習的起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