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奇怪自己成為廚子,我覺得很幸運;但中國對我卻是個意外。」英國烹飪作家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坐在倫敦中國城餐廳內啜著杭菊茶,緩緩道出十八年來步入中國飲食文化長廊的歷程。

     第一次與扶霞相識,是在台北鼎泰豐到倫敦宣揚台灣美食的晚宴上。小籠包上桌時,正逢扶霞需要上台說話,我跟她說,「先吃,小籠包涼了就不對味了。」她側身回說,「當然。」然後,不急不緩的吃了兩個小籠包。

     這個顯然知道「吃飯皇帝大」的英國烹飪作家,從小就喜歡吃和煮,十一歲的時候,她告訴老師,長大後要「當廚師」。

     在牛津長大的扶霞,後來進入劍橋大學英國文學系,大學畢業後成為助理編輯,工作上經常接觸亞洲和中國事務,才開始對中國感興趣。

     一九九三年夏天,她申請到台灣政府獎學金到台北學中文,九四年再到四川大學修讀民族歷史,「但是,到了成都,那裡最吸引我的是食物,那裡的小餐館,便宜實惠。」

     「百菜百味,我開始寫日記,記下我在中國的飲食經驗和感受。」扶霞後來索性申請進入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跟著五十名中國人一起學烹飪,「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小伙子,我是唯一的外國人,可能也是中國解放後,第一個在中國烹飪專校學做菜的外國人。」

     就這樣川菜六年、湘菜二年的學習研究,十幾年陸續出版《四川烹飪》、《湘菜譜》、《魚翅與花椒》和《每一粒米》四本貫穿中國烹飪和飲食文化的書籍。英國媒體以當代西方撰寫中國烹飪第一人形容她。

     扶霞對中國菜的博大精深,有獨到的精闢解析,像是川菜辣中帶著些許甜美;湘菜直接毫無妥協餘地;揚州菜精緻溫暖。中國烹飪在扶霞筆下,充滿生命感。

     與中國烹飪結緣近廿年,扶霞同時目睹中國社會變遷對飲食的影響,「現在外食太方便了,傳統逐漸消失」,扶霞說,「我擔心,有一天中國會像英國一樣,有好的食物,但人們不知道如何烹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