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甦

我的好友佳佳自從嫁到美國後,每年都會固定返台探親,只是10年過去了,她停留的時間由最初的兩個月,漸漸地遞減為只剩一個月,我問她怎麼不待久一點,她卻只是淡淡地回說:「我越來越不習慣這裡的生活了!」

佳佳沒有多做解釋,但我卻也彷彿能明白她話中的感慨了。

上週一個夜晚,當我正在等紅燈過馬路時,突然被身邊一陣不算小的斥責聲給驚嚇住,放眼看去,只見聲音是來自一輛前坐一個、後載一個的母女三乘機車,或許是因為放學後又有安親班實在太累了,加上前座並不是很舒服,所以小女孩一邊打瞌睡、一邊還不停地抱怨,而小女孩的不安分,當然會影響到騎車的安全,所以那個同樣滿面倦容的母親不耐地罵道:「妳不要再一直亂動又喊累,好不好?妳累,我比妳更累!」

不管是操持了一天的家務,或是職業婦女下班後還要接孩子,這位母親的辛苦,不禁讓我想起去年看到的另一幅畫面。

一次深夜陪母親到大醫院掛急診,待老太太打了鎮靜劑沉睡後,我就邊看小說邊注意她的狀況,不久之後,鄰床來了一個哭鬧不止的小病童,三歲不到的幼兒因為無法述說哪裡疼痛,自然只會以號哭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更無奈的是,只要懷抱孩子輕拍安撫他,孩子還能安然入睡,但一將孩子放到病床,他就立刻會驚醒而繼續哭鬧,於是就只見那位母親整夜抱著孩子而無法闔眼。

這兩次不同狀況卻給了我類似的反應,我同樣在想:孩子的爸爸在哪裡呢?是因為加班或應酬太累無法前來?還是因為一早要上班,所以當然是由媽媽熬夜負責?或者她們都是單親媽媽呢?

<北歐好福利>媽媽日 爸爸接孩子

見過太多次懷抱一個、手牽一個,還揹著大包小包的女超人媽媽,使得我對最近看到的一段紀錄片《爸爸身影不缺席》印象格外深刻。在這則介紹北歐國家社會福利制度的報導中,特別強調的是從台灣移民來此的爸媽,必須如何順應當地民情而做了分工的安排。

在北歐的某些國家,規定一週有三天的「媽媽日」,在這三天,媽媽可以去上任何自己喜歡的進修課程,接孩子放學回家,就成為爸爸的「義務」;可是,爸爸還在上班怎麼辦呢?沒有關係,因為政府也規定,企業主必須讓人父在這三天彈性上下班,像是早上六點就到公司、下午三點離開。

當然,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絕對無法和北歐諸國相提並論,但其他國家的家庭又是怎樣分工的呢?單以我那些住在美國、加拿大的朋友而言,由於他們住的幾乎都是鄰近郊外的住宅區,所以父親雖然每天必須開車一小時上下班,但也因此使得他們少了許多交際的可能。於是,爸爸朝九晚五的上班,媽媽就是做家事、接送小孩,到了晚上則是無人干擾的一般居家生活了;至於假日,不是上教堂或到大賣場採購日用品,就是許多家庭一起舉辦家庭聯誼。

只是,這種平靜安穩的日子值得羨慕嗎?答案是「完全不會」,因為看在我那些台灣人夫的朋友眼裡,都直呼這種日子簡直單調、無聊透了,如果不是退休養老怎麼過得下去啊?

<人夫幫幫忙>台灣媽媽 辛苦誰人知

所以顯而易見的,並不一定要靠社會福利制度或是政府明文規定,才能讓人夫有分擔家事、幫忙帶孩子的自覺,真正的關鍵應該還是環境與觀念吧!

台灣的生活真是有趣極了,因此多數年輕人不但早已「習慣」美食、夜市、KTV這種繽紛生活,甚至即使已經成家,某些男性還是喜歡呼朋引伴,像我認識的一些人夫,除了工作上的必要應酬之外,往往還有花樣繁多的各種社交活動,包括和同業聯誼、和老朋友聚會,再加上突發的生日、結婚、滿月酒等場合,所以一週喝個兩到三天「還算一般吧」!

連帶的,這些人的妻子當然負擔也變得更大,因為她們不但必須一個人照顧孩子,甚至還得「加班」以照顧酒醉返家的老公;換句話說,如果男性已婚卻和單身是過著類似的生活,那「家庭」遲早會出現各種問題的。

也難怪佳佳會說「越來越不習慣台灣的生活」了,尤其最近聽到<母親妳真偉大>這首歌,我就不禁在想,做為台灣社會的一個母親,我可不可以不要達到「台灣好媳婦」的標準,我更不想得到「含辛茹苦」這類的讚譽,如果老公甘願多花些時間幫我,那我只想當個平凡而稱職的母親!

母親,為什麼一定要偉大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