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挖礦人

今天晚餐就靠自己了。

天冷,實在懶得出門。我開始在廚房和儲物櫃搜索著。幾包泡麵跟餅乾就躲在櫃子一角,似乎深怕被我這餓漢給狼吞虎嚥了。

我放過它們了。想吃點熱食,但今天不想碰泡麵。泡麵雖然香,但充其量只是炸麵條和調味品的組合,一如遠眺的豪宅,走近一看原來只是一片牆的那般使人遺憾。

接著映入眼簾是一罐燕麥。想到它跟它的禾本植物兄弟,撐起了人類主食的半邊天。這些稻米、小米、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玉米和高梁等,人類的一餐很難擺脫它們。當然你還有別的選擇,但就要靠馬鈴薯、地瓜、木薯、芋頭、香蕉之流的,來提供主要的熱量。

就燕麥了。

想到它曾經是麥田的雜草,經由古羅馬人發覺,現代人們的讚揚,健康食品光環圍繞,身份已不可同日而語。在今日,「羅馬風」就是燕麥加上橄欖油,身為古羅馬迷的我總是藉這道食物,自我催眠重返古羅馬。我也找到橄欖油,一如希臘人從雅典娜手中獲得橄欖那樣的喜悅。

說到油脂不能不提我愛的動物油脂了。油脂除了提升食物風味,更能增加飽足感。現代人為了避免肥胖,多偏好瘦肉。但古代野生四足獸的肉質是迥異於近代畜牧業養殖的大型動物。在瘦肉比例極高的野生動物中,檢視獵物肉質肥美與否往往是獵人取肉的標準。

獵民對肥美肉品取捨或許是憑藉直覺或單純喜好,但這樣的舉動卻在不知覺中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一想到此,吾毅然決定堅行古道。我拿出人們公認「肥美」的豬培根。

當然世界上還是有部分人是拒絕豬肉的。舊約及古蘭經分別提到因為偶蹄但不反芻、不潔等因素。當然也有看法是因為古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地區不適合養豬,豬隻將耗損過多珍貴水源及糧食,才以禁忌的方式禁止。真相為何呢?

或許這就是所謂「上帝難解之奧妙旨意」吧。

應該再加個蛋。

翻來翻去找到顆皮蛋。既然廣東粥都可以用,加了似乎也沒有不妥。但如果呈獻這黑色蛋給古代的凱撒,那一定會被認為是政敵派來刺客。記得看過某外國節目,在一定要吃下某食物才過關的選擇中,外國人捨皮蛋兒就大肥蟲,換成是我們當然選前者。文化的差異決定我們吃什麼和不吃什麼,當然知識也是。我想起要均衡飲食,便自以為是拿出了兩葉A菜。

我盛了水跟一人份的燕麥入鍋,加入了一匙橄欖油和幾片培根、切碎的皮蛋、以手裁切的A菜。在這工業化的速食時代,我倒入半包泡麵用調味包(整包調味包的鈉過高)代替廚師精細的調味,最後沖杯三合一即溶咖啡,晚餐算完成了。

眼前的食物來自世界各地,各自有其歷史與典故,也令人驚訝人類食物文明的巧妙。

不過在享用食物時不需存在太多思維與禁忌,一如傳道書所言:「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喫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上帝已經悅納你的作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