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類似「搶救貧窮大作戰」的日本電視節目中,看到這樣的一個故事。有個在公園車站為人們畫肖像的38歲中年人,月收入不到5萬日幣,還必須仰賴年邁雙親的老年年金過活。這位先生已到中年,還談不上成家立業。
主持人問他:「為何不找個工作?」他說自己以漫畫家為職向,學校畢業後,就窩在家中畫畫,偶爾投稿給出版社,但是被退居多,逼不得已才到公園擺攤。製作單位請了專家、漫畫製作公司主管及漫畫家評估一下他的作品及可能的出路。當然,評語不外乎是專業訓練不足,作品乏善可陳,離專業的要求還有一大段距離,於是節目為了「搶救」他,就安排他到漫畫製作公司上班。
綜合節目中幾位專家給的建議,實在值得我們參考。以創作、才藝為職向的人,首先要在基本功夫上努力。其次,到相關公司工作是很重要的專業訓練。漫畫製作公司除了可以提供必要的資源、協力人員外,固定的工作時間與要求是此類工作必要的紀律。在這樣的職場中,可以接觸不同想法、創意的人員,激發出不同題材,更可以了解漫畫製作的流程,市場的動向,行業內的人物,這些都是窩在家中土法煉鋼所不及。
每個人離開校園後,都有一段「社會化」過程,從中學會職場所要求的言行舉止、工作流程與執行做法。從「跑龍套」的過程中,自我認知,觀察他人,被人觀察,也被人要求,而後了解更多的工作要項,可以獨立作業,這一路下來,非得經年累月不可。當然,如果要在同業、市場中嶄露頭角,絕對要長期經營。
現在很多年輕人延緩步入職場的時間,等於延緩自己社會化的起步,與其躲在家中學校,還不如讓職場來幫助成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