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復後,一切尚未就緒,各級學校還沒開學,擔任教職的父親領不到薪水,生活十分艱苦。

白米飯成為奢侈品,三餐以蕃薯簽充飢,配鹹豆,豆腐乳,沒有油水的燙蕃薯葉。對鹹豆印象特別深刻,鹹豆就是當時農村普遍種植的豌豆,俗稱番仔豆(屬硬莢品種),莢殼粗硬,不能食用。成熟後,將莢果打落,晒乾,可以存放一段時間。炒鹹豆時,將豌豆洗淨,放入熱鍋裡,鐵鏟不停攪拌,當豆子出現黑色斑點,撒下鹽水,等水份蒸發,即可起鍋。配飯者多放一點鹽巴比較下飯,當零嘴吃,就要少放點鹽巴。炒豌豆成為飯桌上最常見的美味佳肴。

難為母親當時想盡辦法解決民生問題,全家人只要填飽肚子,不至於挨餓,就是最大的幸福。

成長過程裡深切體驗了一段苦日子,後來再苦的日子,也能盡力克服。如此說來,倒要感念那段苦日子的磨練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