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新一代的付款方式-「行動支付」,也越來越受廠商重視,從信用卡公司、銀行、科技公司、電信業者與通路商等,莫不積極搶奪新一代支付工具的主導權。在Apple Pay尚未推出之前,並沒有一家公司在行動支付領域上能說服消費者採用其行動支付工具,然而具備了Apple基因的Apple Pay,已開始掀起新世代的支付方式,悄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什麼是Apple Pay呢?

 

Apple Pay是由Apple研發出來的行動支付與數位錢包的服務,消費者可以透過Apple公司旗下的iPhone 6、iPhone 6 Plus進行線上與實體商店之行動支付活動;亦可透過Apple Watch與Apple Watch配對的iPhone機種(iPhone 5、iPhone 5S與iPhone 5C)進行實體商店之行動支付活動;亦可透過iPad Air 2與iPad mini 3進行線上商店的行動支付活動。

同時,商店必須擁有Visa的payWave、MasterCard的PayPass或American Express的ExpressPay終端機,才能讓消費者透過Apple Pay進行行動支付服務。

Apple Pay無論從資安、隱私權保護、使用者體驗來說,可以說是目前全球最佳的行動支付體系。因為其不違背人們習以為常的支付習慣,有能夠達到簡易操作的目的,這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十分重要。

使用者習慣的設計 讓科技更貼近人性

Apple的企業基因就是期望在不改變人們自然使用習慣的前提下,將科技以簡易操作模式帶到人們的生活層面。無論是Google Wallet或其他行動支付的最大問題就在於付款過程過於複雜,且讓消費者感覺不易操作,所以即使Google擁有龐大Android族群,也無法說服消費者願意採用其行動支付服務。而Apple Pay在Apple吸取許多廠商失敗的教訓及秉持Apple基因的原則下,從使用者體驗、隱私權保障與資安防護等三方面著手,讓Apple Pay能夠逐步滲透消費者的心,接著再透過渲染力讓原本不是iPhone與iPad的族群能夠進入iOS家族。

那麼消費者要如何以Apple Pay進行付款呢?首先,消費者必須建立Apple Pay所使用的信用卡(Credit Card)或者記帳卡(或稱現金卡,即是Debit Card)。無論是沿用iTunes帳號中的信用卡或記帳卡,或者新加入一張信用卡或記帳卡,其加入方式都非常簡單。

消費者只要在Passbook下,以iPhone 6或iPhone 6 Plus照相信用卡或記帳卡卡片,其就會將卡片上的名字、號碼與使用期限都記錄下來,消費者只要將卡片上的安全碼輸入,再透過TSP(Token Service Provider)進行認證,即可完成記錄卡片資訊的程序。

接著,消費者走進可接受Apple Pay付款的商店,購買商品之後,在不需要打開Apple Pay應用程式的情況下,將自己的手指按在內建Touch ID的Home鍵上,不到幾秒鐘交易就完成了。這種使用者體驗比起其他行動支付服務來說,方便許多,也符合消費者購物的原則。

Apple Pay目前與既有的支付體系十分相容,在美國六大銀行支援下,已經有高達83%的美國信用卡與記帳卡都支援Apple Pay,不像之前Google Wallet只跟花旗銀行合作,而Softcard也只跟3家銀行合作,這讓消費者更容易透過Apple Pay使用信用卡與記帳卡來進行支付。

如果Apple Pay使用者頻率增加,則對於商店支持Apple Pay服務的意願就會跟著增加。以現在美國有22萬家以上商店支持Apple Pay行動支付服務的情況來看,Apple仍需要說服更多商店支持Apple Pay,未來3~6個月只要Apple Pay使用者頻率快速增加,則升級POS(Point of Sale)終端機的商店就會跟著成長。

設計更嚴謹 保障隱私、防護資安

再來談談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消費過程中的隱私權保障與資安防護這兩方面。在進行Apple Pay服務時,為避免消費者隱私資訊被Apple與第三方獲取,設計上不會將消費者的信用卡、記帳卡等資訊儲存在iCloud或遠端伺服器之內,而是透過DAN(Device Account Number)加密且用安全碼的方式記錄在手機內之Secure Element中。

藉由這種技術,消費者透過具備Touch ID之iPhone 6或iPhone 6 Plus進行行動支付時,手機發送給商家的是一個安全碼而非信用卡卡號;另外,每一次交易都還會生成一個密碼來驗證這次支付,且每一個交易所產生的密碼都是唯一的。即使駭客竊取安全碼或者交易密碼也無用,因為信用卡或記帳卡資料並不在其中。

此外,商家也不會因為這次交易而獲得消費者的信用卡或記帳卡的卡號或其他相關資料,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減少被盜刷的風險,而完全達到隱私權保障及資訊安全防護的作用。

目前行動支付市場包含:電信業者、零售龍頭、電子商務業者、網路公司、手機大廠甚至信用卡公司等,在各方都想要獲得好處的情況下,很難說到底未來行動支付市場會變成什麼模樣。簡單來說,如果沒有一家廠商能夠帶動行動支付市場的熱情,則未來幾年人們依舊只會依賴現金、信用卡或記帳卡的方式進行購物。

就如同十幾年前,隨著網路的興起及電子商務模式的崛起,要不是亞馬遜(Amazon.com)以健全的購物系統與建立資訊安全防護網的方式,讓消費者願意在網路上以信用卡進行消費,電子商務也不會如此快速發展。

眼下Apple Pay就是扮演行動支付市場的火車頭,先行取得消費者對於資訊安全與隱私權保護的信任,再透過簡易的付費模式讓iPhone 6與iPhone 6 Plus使用者願意嘗試,經過幾年之後,其他廠商的複製Apple Pay的模式,才能夠真的帶領行動支付成為未來付款的主流方式。然而還是必須說Apple Pay即使有這些優點與特性,Apple Pay要成為行動支付的統一標準仍是不可能的。畢竟,全美甚至全球消費者不可能只有購買iPhone智慧型手機,只能說Apple Pay的確可以幫助行動支付變得更為可行,但是要成為全球統一性的行動支付標準,仍然有相當高的困難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