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麟

人類的科技史,其實就是一部人和科技對決的戰爭史。1733年,英國人發明了紡織飛梭(Flying shuttle),改進了人類紡織的速度,這件事後來啟動了第一次的工業革命。

那之後到今天,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同樣的劇情:人不斷的用科技來取代人,愈來愈多人失去工作。但與其說是機器取代了人,不如說是人被人取代,因為發明機器的都是人。

再加上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大趨勢,直接觸動了產業轉型和升級,國家勞動力的持續衰退,人在工作上的價值被迫必須不斷提升,這也成了過去半世紀以來國與國競爭的主要劇情。

在經濟發展的工作上,所有的國家都在比賽一件事,用最少的資源來獲得最大的利益。簡單的說,就是人民的工作要更輕鬆,但收入要更提高。

以上這些劇情於是造成經濟學者所謂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也促使國民平均收入較低的國家輸出勞力到國民平均收入較高的國家,也就是今天遍布全球的「外勞進口政策」。富國人把危險辛苦的工作丟給窮國人來做,從人道的立場來看,怎麼看都不公平。

但是對富國來說,進口廉價勞力其實也有很高的有形和無形成本。從文化衝突、治安到人口素質的管理,種種無可避免的社會問題不斷增加,再加上人道的罵名,富國人其實也更不想要來自窮國的廉價勞力。種種的遠近因素,促成了一個「機器人時代」的到來,世人再一次重演過去產業革命的老劇情,用科技來取代人。

跨入21世紀之後,全世界的每一個先進國家都在全力研發機器人,一個機器人搶走真人工作的時代眼看就要到來。

只要試著想想,不久的未來,醫院病房裡的看護、工地裡的樓盤工人、工廠裡的作業員,甚至是戰場上的軍人,這些原本活生生的人即將被機器人取代。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當地球上愈來愈少人是贏家,而愈來愈多人是輸家,這樣的世界還能穩定和諧嗎?

也許,這個世界更需要的,是不斷的創造人的價值。讓每個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都能發揮身為一個人最大的能力,並且聰明地利用機器人帶給更多人更美好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