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oogle於2014年5月底發表了自動駕駛車的原型,此乃Google第3版的無人駕駛車。此次的原型車係採用微型車概念的全新設計,不同於先前改裝市售車款Toyota Prius及Lexus RX450h。而Google在自動駕駛車研發上戮力甚深,至今已進行超過70萬公里的路測,預計2014年夏天已有100部新版原型車投入路測的行列。

自動駕駛原型車使用的自動駕駛技術,與以往測試車最大的不同是,這部原型車取消了駕駛時操作關鍵性的方向盤、油門與剎車,意味著搭乘Google自動駕駛原型車完全不需要有駕駛,都是乘客。該車目前最高時速達每小時25英里(約40公里),未來目標時速可達100英里(約160公里)。以此次的技術配備來看,占整車成本比重最高的系統就屬資料蒐集元件,包括攝影機、前後測距雷達、360度雷射雷達、導航系統、圖資系統等單元,由車輛電腦資料庫蒐集車輛行駛所需資訊,經由車間溝通與中央控制台進行比對與確認,最後對車輛下達行車指令。

 

從Google在近幾年的重要事件可以推測,Google對無人駕駛車的發展策略乃是由Google Maps建立起的巨型資料庫為基底,進一步蒐集更多自動駕駛相關資料;另一方面,也藉由Android Auto智慧車載系統與各車廠結盟,進而達成Google的自動駕駛策略。因此Google在自動駕駛領域可以領先,首先是源自Google龐大資料庫與資料分析的能力及Google由於非車廠的背景,讓其在研發過程中不受一般車輛研發時的限制,跳脫框架直接進行無人駕駛研發。這是Google科技公司不同於傳統車廠的思維。

無人駕駛帶動新產業鏈

Google無人駕駛車的實現,讓默默發展已久的無人駕駛技術又再度受到各方關注,其無人駕駛需求的浮現及相關技術的成熟,進一步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無人駕駛應用之技術廣泛,預期帶動的產業包括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Telematics(車載通訊系統)、車聯網、車用感知器,以及智慧城市等。其中以ADAS與車聯網的發展直接連動影響無人駕駛發展的速度,也是無人駕駛帶動的2個重點產業發展。

現行各個傳統車廠的無人駕駛發展多是以ADAS為基礎建構而成,由早期的被動式安全系統(如安全帶、安全氣囊),發展至主動式安全系統(如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動態車身穩定系統),即是由車用感知器與影像系統蒐集行車資訊,再交由車用電腦判斷行車輔助之行為,進而達到最終無人駕駛目標,因此可以說ADAS是無人駕駛實現的一種途徑。

無人駕駛車必須在車輛行駛中,使用無線通訊進行大量的資料傳輸,因此Telematics與車聯網就需要完善的建置,才能確保車輛在任何行駛狀況下,依然能自動駕駛到設定之目的地而不受外在因素影響通訊品質。在安全性的前提下,聯網的穩定度與品質在無人駕駛將會受到極大的考驗,間接推動車聯網產業的發展。

因應高齡化趨勢

無人駕駛的需求隨著科技進步與社會變遷已逐漸浮現。根據台灣警政署國道公路2013年交通事故的統計資料中,高達80%以上肇事因素是人為操作時的疏失,更有將近3,800人次死於交通事故,因此如何避免事故發生,就成了研發無人駕駛的其中一項動力。

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即將邁入的超高齡社會,則是另一項重要的推動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年人為了生活必須開車上路卻因為身體機能退化與無法預期的病發,可能成為駕車時的不定時炸彈,危及自身與其他人的安全,而為了因應高齡或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加速無人駕駛的發展是維護駕駛或用路者安全的最佳辦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