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呂政達

在我的經驗裡,豆花總是跟手推車聯想在一起,那是一種流動的食物。你會不經意地在城市的某一個角落,遇見豆花的手推車,好像已經等你很久了,叫一碗,老闆就從大桶子裡舀出白澄澄的豆花,順便還問你要不要加薑。

有個豆花的手推車,老闆是個戴著眼睛,永遠有一抹笑的中年人,每天固定從台北市的吳興街出發,走走停停,從早上一直走,走到光復市場附近,下午又循著相同的路線繞回去,如果你掌握了他的路線和出現時間,他就像忠誠的家人,成為生活的一份子。

後來我才知道,那個中年的老闆,這樣推著推車已經賣了19年,他就靠著這攤豆花,養大讀國中的兒子。每天早上,兒子會早起陪他做豆花,然後父子才一起出門,一個去上學,另一個走上同樣的道路。

問他,怎麼開始想到賣豆花的?他說,是他爸爸開始賣的,一賣就是30年,算算那時候,台北東區到處都是田地和荒野,也不見現在的繁華,你可以想像一個手推車出現的場景,這攤豆花算是時代變遷的見證。「我的豆花口味來自我爸爸,路線也是,我現在還是照著我爸爸當年的路線在走。」從吳興街到光復南路,那條人車繁忙,浮光掠影的路線,處處都見得到他爸爸的回憶。我再問他,會不會讓兒子接續他來賣豆花?他笑著說,那要兒子自己決定吧。但他自己小時候,和爸爸上街頭走過那幾個年頭,他接下來賣豆花,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寧夏夜市附近,有一家聽說很有名的豆花專賣店。那個老闆娘當年也是手推車開始的,她陪著媽媽推著豆花上街,還在讀小學的年紀看見路人生澀,一開始還不敢喊「豆花」,後來才慢慢地熟練,放開嗓子,那時她在同學間的綽號就叫「豆花」,後來開了一家店,生命總是離不開豆花。

我想,在小小的年紀,如果有過沿街叫賣豆花的經驗,練練見陌生人的膽量,應該也是不錯的童年鍛鍊。他們研究改良豆花的味道,嘗試各種添加物的感覺,最後卻發現,最好的豆花就是沿襲古法,把爸爸媽媽的那一套留下來。

原來,豆花也是一種家族可以傳襲的食物,也許,豆花的柔軟和香氣有一種吸引力,讓兒子和女兒都捨不得離開。有人跟我說,豆花是製作豆漿的副產物,同樣來自黃豆,黃豆是這個家族的大家長,但傳衍下去,就有了似曾相識,卻擁有各自風味的食物。我說,寧可這樣想,每部豆花手推車背後,都有一個家族的故事,也都有一條傳襲下來的路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