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比賽,是成名最快的路徑。工業設計師連國輝,從大學時代開始參賽,一路斬獲大獎,賺到逾60萬元獎金,也找到創業契機。楊博宇、楊宗融這對兄弟,則為賺生活費出征,橫掃大小獎項,累計近200萬元積蓄,還清學貸、也賺到資歷。比賽,不是絕對,卻是他們用以累積經驗、磨練技巧的機會,同時存人脈、賺知名度,藉此開拓創業坦途。

2009年入選OTOP大賞的插座水果叉,獲贊助量產,成為連國輝創業起點。
【參賽練身手 滾存資本】

連國輝大三時初次參賽,便以數位化醫療聽診器設計入選光寶創新獎,拿下銀獎、15萬元獎金,此後陸續斬獲工業設計類大獎,累計獎金達60~70萬元。
他自嘲:「得獎代表有能力把這件事完整,不表示你是somebody。」但一場大賞競賽,讓他有機會將作品量產、上架,賺到資歷、獎金之餘,也打開創業大門。
竹編概念設計的女鞋在阿瘦金履獎中敗北,但連國輝認為透過比賽,能更清楚自己的專長與方向。
作業煉金 磨技巧

科班出身的他,因課業需求參賽,「一開始只想證明自己,後來處心積慮想得獎。」他化身賞金獵人,專挑大獎挑戰,隔年以畢業作品獲得新一代設計展廠商特別獎,進入研究所後,更是每2~3個月就參加比賽。
他解釋:「我們不像一般研究所要跟老闆(教授)做事,大家各自尋找自我練習機會,比賽能練習、又能賺錢,何樂而不為?」
當時設計賽多到氾濫,他便拿作業煉金,曾被評審吐嘈:「小朋友也想得出來。」但經多次比賽,慢慢摸索出評審喜好:「呈上去就那3張圖,3D模擬、產品命名都要讓人留下印象,參賽前要先調查:哪些方案有人做過,除非想到創新的點,才有機會突圍。」
經此訓練,他功力大增,陸續拿下多個獎項,還曾獲德國拜耳青睞,受邀參與內部提案。但也不是每次都成功,擺明為錢而戰的阿瘦金履獎就慘遭滑鐵盧,「證明我不適合這一行。」他大笑。
2009年,結合電線桿絕緣礙子與電鍋蓋的礙子燈設計,先是拿下學學文創金獎,展覽時又被文創店「好,丘」做為店內裝潢,牽上通路的線,讓後續產品有了曝光、展售機會。
同年再拿下OTOP設計大賞,主辦單位贊助量產500組,是他首次將設計變成產品。雖然事後發現,獲獎與銷售是兩碼事,卻因此成立工作室,在去年締造年銷200萬元成績。
品功夫茶具組獲文創精品大賞,還曾被偶像劇《兩個爸爸》借做道具,整組價5180元。
充實經驗 促創業

「拿獎可生產,生產就能販售、賺錢,至少是個起頭。」協助連國輝經營工作室的女友劉代喬形容,拿獎是錢滾錢的開始。他則認為,「老師不會出這麼多功課,一次次題目,就是一次次練習;且很多比賽徒勞無功,當下不知它有什麼啟發或幫助,但能累積經驗。」
今年,他再下一城,與琉園、嶢陽茶行、霹靂國際等知名品牌同獲文創精品獎,倍感肯定之餘,主辦單位「送世貿文博會4個攤位、一整年中國展覽,潛在商機比拿到獎金大!」他的眼光已不再鎖定獎金多寡,而是參賽背後的機會,一步步循著這條路徑,找到夢想成真的契機。
連國輝

1983年出生(30歲)
★學歷: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
★現任:玩美文創設計老闆
★獲獎大事記:
2007年 光寶創新獎銅獎
2008年 晟銘盃與育秀盃銀獎
2009年 光寶創新獎拜耳材料應用獎、學學獎金獎、育秀盃Mio創新獎與佳作、OTOP設計大賞創新佳作賞
2013年 文創精品獎
★賞金紀錄:約60~70萬元(不含贊助生產與展售經費)
★參賽心得:參賽不是絕對,去日本、歐洲見學也許更好,它只是多一次練習機會,幫助你累積經驗
新北市都市設計大賞獎金高達20萬元,楊博宇兄弟在這項比賽中,打敗許多老前輩,獲首獎。
【競圖賺百萬 累積人脈】

攤開楊博宇和楊宗融兩兄弟的獎狀,足以將偌大客廳塞到爆滿,「個人獎就有100多張,加上公司名義出去競圖的200~300張獎狀,擺出來自己都嚇到。」
大學開始瘋狂參賽,最高紀錄7天完成4場比賽,1個月拿下3~4個獎項,兩人學生時代累積獎金就超過100萬元。
7年前參加袖珍博物館娃娃屋比賽,楊博宇發揮建築系專長搭造台北古蹟「北門」模型,拿下優選獎與上萬元獎金。
掙生活費 勤參賽

這麼拼原因無他,就是缺錢而已!「爸爸被朋友捲款1000多萬元,突然才知道,什麼叫人情冷暖。」當時楊博宇才大四,楊宗融則是大二學生,兩人分攻建築和景觀設計,都是花錢的科系,因此除了到事務所打工,便把腦筋動到各種設計比賽上。
「我們高中都念美術班,比習慣。」楊宗融笑說,自己根本比上癮,初期橫掃交通安全、兩性平等等海報比賽,即使獎品是圖書禮券也開心。
2004年,他們首度參加校外比賽,為建商做庭園造景。一般組隊8~10人,他們只找學弟和媽媽,4人在豔陽下當了1個禮拜苦力,拿下第2名、3.5萬元獎金,「且材料費3萬元,我們只花1萬多元。」
第2項校外大獎是高雄優質廁所設計,一舉拿下5萬元金牌獎,他們嘗到甜頭,連續比了7~8個廁所。
兄弟倆忙到把下課時間排滿schedule,「吃飯、洗澡都在想。」後來更發展出專業評估,先看比賽性質是否符合、會不會太耗時間?「如果只算輸出費,每場比賽成本約2000元,若場地在南部,加上車票住宿划不划算?再決定要不要參加。」
比賽能累積資歷與人脈,銘宇興業不少案子就是從參賽接觸到的業主及公部門而來。
償清學貸 開公司

比賽累積經驗,逼迫他們在最短時間內想出設計、畫出3D圖,「不小心就練出技術。」更因此認識業主、公部門,案子陸續上門,還在念書就成立工作室、雇用學弟妹,兩人苦笑:「學生養學生,好辛苦!」
比到昏天暗地,終究有成果,近200萬元獎金讓他們還完學貸、創立公司,甚至因戰績斐然,推甄上研究所,直到楊博宇考上建築師,才不再熱中。
回頭看這段往事,楊博宇笑言:「我們也想出國留學,但是沒錢,只好透過比賽累積經驗。雖不是每次都贏,多比多充實自己,得獎只是額外收入。」
在他看來,得獎就像打高爾夫球,「打完這一桿,就要忘了上一桿,就算得獎,也不要一直在光環裡。」畢竟職場商場是持續不斷的競賽,比的不是贏別人,而是勝過自己。
楊博宇與楊宗融兄弟,為賺生活費拼命參賽,磨出技巧與經驗,額外賺到學歷和一門生意。

楊博宇
1980年出生(33歲)
★學歷: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碩士

楊宗融
1984年出生(29歲)
★學歷: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
★現任:銘宇興業老闆
★獲獎大事記:
2008年 兩蔣文化園區公開競圖第2名
2010年 經濟部新創事業獎
2011年 新北市都市設計大賞首獎
★賞金紀錄:近200萬元(扣稅後,不含工程款)
★參賽心得:得獎就像打高爾夫球,打完這一桿,就要忘了上一桿,就算得獎,也不要一直在光環裡
參賽一點訣

◆評估效益:分析場勘費用、決選流程等細節,精算參賽成本與獲利率,才能集中戰力
◆專業為重:初期不挑比賽,之後轉向所學專業,獲獎率高,且對資歷有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