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米所引爆的問題,顯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發生米商被撤照事件不久,又出現米商為求自保,紛紛將包裝米等級標示調降,售價卻未隨之下調的事件。台灣推動食米分級標示,算一算也有30多年的歷史了。其實最早先稻米只有品種的差異,理論上並沒有等級的差別。政府會推動食米分級,一方面是因為稻米生產過剩,另一方面則是國人吃米飯越吃越少所致。
老人家常說,古早是求粗飽的年代。1950、60年代,農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相關農業政策都在追求增產,產量是越多越好,當時育成的米種都以好栽種、高產量為目標。小老百姓只要能吃到沒有添加任何蕃薯簽的白米飯,就高興得要命,不會在乎米飯的品質。
然而從1970年代起,台灣經濟起飛,國人飲食型態改變,餐桌上的魚、肉增加了,飯量也就減少。此外,政府開始實施稻米保價收購政策,農民種稻根本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稻米是越種越多,1976年時稻米產量更創下歷史紀錄,達到270.2萬公噸,各地農會倉庫全都爆倉,台灣成為稻米生產過剩的國家。
1982年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就開始推廣分級小包裝米,推行分級制。劉志偉提供
分級30多年做白工

糧食豐收固然是件好事,但卻容易造成穀賤傷農的反效果。面對倉滿為患的稻米,政府只好提升稻米品質,鼓勵國人多吃米飯。農業試驗單位自1980年代起開始研發育成各類口感美味的良質米,現在流行的台稉9號就是當時選育成功的米種。
除選育良質米種外,糧食局還推動分級小包裝白米。以前台灣人買米都是到米店,米店的米散裝在大米桶內,你要買30斤或50斤,老闆當場秤給你。但當國人飯量減少後,一般小家庭每個月若吃到10斤米,就很偷笑了。此外,超級市場逐漸興起,新興的零售通路也不可能在店內擺個大米桶,請店員幫顧客秤米。小包裝米的出現,可說是時勢所趨。另一方面,糧食局為了讓稻米價格有所差異,鼓勵農民從「重量」轉為「重質」,因此自1982年起,依據白米內的碎粒、異型粒和白粉質粒的比例,建立「特級白米」、「一級白米」和「標準白米」三種等級,這就是其後CNS一等米、CNS二等米、CNS三等米的原型。
白米分級已推行30多年,但真正為民眾所知,也是近幾年的事。好笑的是,它居然成為米商欺騙消費者的工具。一套制度運作30多年還無法徹底落實,還真是怪事一樁。不過,消費者下次買米記得看等級,他奸巧你要聰明!

劉志偉《鳥事如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