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育宏

「網路泡沫化」發生在1995年至2001年間,因為人們對新興的網際網路抱持過度樂觀的期待,而相關的技術與產品還不夠普及,造成「叫好不叫座」的商業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是市場熱度一退散,投資人的損失不計其數。

然而在金流、物流和資訊流的運作效率持續改善,諸多產業和市場條件到位後,電子商務再次崛起已經是扎扎實實、充滿機會的美夢,而不是泡沫。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線上商店(on line)已經對實體市場(off line)造成巨大衝擊,主要的影響來自三個層面。

首先,市場資訊透明度提高,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也隨之大幅增加,這對標準化規格的產品影響特別顯著。在門市購物的消費者看到一款心動的電子產品,只要拿起智慧型手機上網,幾分鐘內就可以改變購物決策,實體門市成了網路業者免費的展示間。

其次,網路購物市場近幾年大規模成長,直接壓縮了實體商場的營收。全球零售業的巨人從Wal-Mart、Costco到Carrefour無一例外,各種區域型的零售商更是不勝枚舉。

實體商店發展線上策略,或是提升顧客忠誠度以抵擋價格戰,已經是唯二的出路。

第三,電子商務技術的成熟,促成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的蓬勃發展。這些有能力推出高度客製化產品的螞蟻雄兵,將對跨國大品牌帶來十足威脅。因為管銷成本低、產品開發彈性大,小企業的速度會打敗大企業的僵化營運體系。

而電子商務短期內會先改變B2C(消費品)市場的生態,長期而言它所代表的「快打敗慢、小打敗大」產業趨勢,也同樣會發生在B2B(工業品)市場。

因為上述三個衝擊其實不只是電子商務崛起的結果,在傳統產業結構中,資訊扁平化、競爭界線模糊化以及速度取勝是三個必然的方向,它已經成為所有行業必須面對的挑戰、學習的課題。

任何企業若是沒有理解市場環境為何改變(why)以及如何改變(how),還停留在賣什麼產品(what)的層次,將會如同汪洋中沒有羅盤的船隻一樣危險。

而且經驗告訴我們,未來的浪只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快,決策者能夠思考的時間只會愈來愈短。當我們發現自己用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它帶來的衝擊,絕對不限於手機產業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