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塔普博士於1975年獲得奧科拉荷馬大學心理博士學位之後,畢生從事心理壓力與人類工作表現關係的研究。1982年,他成功地設計了投資心理測驗,用以衡量導致金融操作成功及失敗的心理特徵。數以干計的投機客和投資人接受過他的心理測驗和咨詢。他也寫過五本探討如何使投資邁向成功的暢銷書。
目前,範塔普博士全心全意投注於為交易員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並將研究重心放在發掘傑出交易員的心理特徵。範塔普博士以為,透過模仿學習傑出交易員致勝的心理特徵,可以成功地改善任何交易中的操作績效。
研究所畢業後,範塔普博士一直從事於毒品如何影響人類工作績效的研究。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範塔普博士又從事了八年有關傳統心理學的研究。他曾經買賣期權(Options),但卻輸了錢。事實上,範塔普博士不但輸錢輸的很快,而且一直輸,於是他決定退場。範塔普博士認為輸和他自己個人的心理必然存在著某些關係。
在偶然的機會中,範塔普博士參加了一個理財課程,課堂上傳授的一項原則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必須是自己心態的反映。範塔普博士曾經閱讀不少關於金融操作心理學的文章,但總認為書中記述的原則僅是一些經驗談,因此他想證實這些原則的正確性。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希望建立自己的投資心理學,並對導致投資成敗的因素加以檢定。於是範塔普博士設計了一份問卷寄給某家市場資訊公司,請他們幫他寄給讀者。總之,他收到大約一千份的回函,這引起了他研究這個領域的興趣。
在問卷中,範塔普博士列入了許多衡量操盤成功的要素,因此他可 以依其重要程度加以排列。一般投資的文章中,多半會列出交易成功的十大要素。而範塔普博士所設計的問題也是要對這十項要素加以分析。範塔普博士對收集到的資料做了統計分析,設法把握每一項要素和投資成功之間的顯著相關性。
此外,範塔普博士發現這十項要素可以簡化為三大要件,他稱之為心理要件、管理及紀律要件和決策要件。盡管他曾經一再修改問卷,但仍然認定真正的要件只有這三類。此外,他還加入一項額外的要素,即直覺。
心理要件有五個要素,包括成熟的私生活、積極的態度、賺錢的動機、內心衝突的平衡和講求結果的責任感。當然,賺錢的動機和交易成功之間並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但是範塔普博士仍然很謹慎的加以檢定,因為缺少賺錢的動機而內心衝突又大,對交易的成功極具殺傷力。決策要件包括對市場技術面具有充分的知識,做出客觀決定的傾向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市場技術面具有充分的了解和交易的成功並沒有絕對的關連。管理和紀律要件包括:對風險的控制,耐心以及直覺。範塔普博士並未發現直覺和操盤的成功具有任何關係。但是他仍然在探討中。
根據範塔普博士的研究失敗交易員的心理特徵包括:無法應付高度的壓力,對生活抱持消極的態度,內心存有許多衝突,而且在事態出差錯時總是抱怨別人。這種人也不會謹守某些原則做為其操作的規範,而且較容易成為跟隨群眾的人。此外,失敗的交易員較傾向於缺乏組織能力和耐心。當然這不是說失敗的交易員擁有上述所有的特徵,而只表示至少他們具有其中部分特徵。
在範塔普博士開始做問卷調查之後,許多人也就問他如何解決他們個別的心理問題。因此,他決定寫一本小書專門討論這十項心理要素,一方面讓自己能更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喜好投資的人一些建議。由於自己越走越專精,他很自然的也就進入顧問業。目前你已經成為許多交易員的顧問。
範塔普博士設計問卷的目的是要辯識哪種人會成功,而哪種人會失敗。目前,範塔普博士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成功的交易員,只要他能按照成功的要素去做。基本上,這只是學習的問題。很多人極端固執己見,不願意放棄自己所相信的老舊觀念和想法。就範塔普博士個人而言,他也不否認他的看法可能犯了錯誤。例如說,有些人承諾要按照某些原則去操作,但終究還是失敗了。但是,一旦範塔普博士相信人人都能成為成功的交易員時,他就更有興趣去幫助別人,甚至做起事來也比較有效率。
以下是範塔普博士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說明在經過心理輔導後,哪些人會成功,哪些人會失敗。
有一名交易員已經超過一年無法從事金融操作,他找範塔普博士幫忙,希望能在獲得完整治療之前,恢復從事交易。有一天早上,範塔普博士要他來拜望自己。範塔普博士準備了一份練習題,而且其中假定他心理衝突的問題。他答了十分鐘,之後又花上大約兩周的時間研究練習題的結果,於是他又能從事金融操作了。但是另一個交易員就沒有那麼幸運,他的問題完全和操作的成功無關。盡管他已經是四十歲的人,但是他仍然像小孩,不願承擔責任。他想要從事操作的唯一理由是想要持續這種生活方式。當然如果他不改變自己處事的態度,恐怕誰也幫不了他。事實上,他也不願意放棄他自己的態度。還有一位交易員,他只做了些許的心理調整就恢復了操盤生涯。過了一段時間,範塔普博士對他又做了追蹤調查,要求他回答一些簡單的練習題。從此之後,他就像完全變了個人。又兩周後,他打電話告訴我,他賺了65萬美元。
如果有人說,他是從技術分析的圖表型態上得知市場未來的走勢,並且據以買進賣出。在這種情形下,範塔普博士是如何辨別他交易失敗的原因,究竟是源於缺乏操作技術還是心理具有某些障礙呢?在提供顧問咨詢之前,範塔普博士通常會事先了解他的客戶,客戶認為可行的操盤方法是什麼,又有什麼證據支持他。比方說,範塔普博士會自忖,他能說服自己嗎?他真的檢定過這些方法嗎?檢定時是否運用了真正客觀的資料?事實上,範塔普博士相信當日衝銷或短線操作很難賺到錢。如果有人要範塔普博士教他成為一位專做當日衝銷的成功投機客,範塔普博士認為自己根本做不到。
範塔普博士同時相信,沒有操作技巧在本質上就是成為交易員的心理障礙。一般人因為缺乏判斷力、缺乏目標或有心理衝突,因而無法思索比較有系統的操作方法,更別說是加以試驗了。
範塔普博士認為一般人無法成為成功交易員的最重大心理障礙是,他們在進入金融市場之前,往往不會做好心理準備。金融市場是一個試探個人心理障礙的好地方。多數人最終會遠離金融市場,而只有少數殘留的人才下決心要找出有效的操作方法。這種人最後所要克服的心理障礙會從市場本身轉向尋找有系統的操作方法。交易員最根本的心理障礙即是如何處理風險。例如,操盤要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是:停損和持股,那麼你或許就不願意小賠出場,結果反而將小賠拖成了多賠,最後更變成大賠。而在這種情形下你卻又認賠了。相反的,如果帳面上賺了錢,你就會想立即獲利了結,其中的原因是希望到了口袋的錢不會賠錢的風險,也就是賺小錢卻賠了大錢。如果你認為金融操作只是一場遊戲,不按照以上兩項規則操作就是犯規的話,你就會很自然的照章行事。你應該在每天早上思索這些規則,在一天的結束反省當天的交易。如果自已未按規則行事,便應該自我警惕,好讓自已往後能採取適當的行動。
範塔普博士認為一般人無法成為成功交易員的第二個主要的心理障礙是無法應付心理壓力。心理壓力通常會以兩種形式表現出來,一是憂慮,一是訴諸生理上的自然反應。人類的大腦僅有有限的空間儲存資訊。如果你的心理為憂慮所盤踞。大腦就勢必無法有效應付所面臨的問題。生理自然反應最普遍的型態是,在受到壓力時,訴諸以往所學習到的反應方式。例如:一般人在壓力下通常所做的決定會是不做任何反應。當然他也可以採取其一貫的行為模式或按照經紀人的建議而行。但是這樣簡單的反應方式很少是正確的。甚至一般人在受到壓力時,也傾向於成為群眾的追逐者,因為別人的行為輕易地就能加以模仿,無須下決定。但這種行為在金融市場上就一定會輸錢。面對壓力的另一種生理反應方式是思考事情的層面變得很狹隘,而且不認輸。這種人會不斷努力做出在市場進出的決定,希望扳回輸掉的錢。但實際上,魯莽而無理性的決定會讓你輸得更慘。
消除心理壓力的正確方式應該是設法找出造成壓力的原因,並發展紓解的方法。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必須提出來說明,亦即心理壓力的產生經常和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存在著相當緊密的關係。改變自己對事的看法,有時的確可以紓解個人心理上的壓力。例如,成功的交易員對於輸錢的看法就和失敗的交易員不同。多數人在輸錢時候會表現得焦燥不安,但成功的投機客則了解,要贏錢的話,先輸點錢是可以接受的。或許多數投資人應該改變對輸錢的看 法。
範塔普博士認為一般人無法成為成功交易員的第三個障礙是心理衝突。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擁有相互衝突的意念。例如說,想要賺錢但又不願意承擔風險。事實上,惟獨必須設法了解自己心中的各種意念,並予以調和。
範塔普博士認為一般人無法成為成功交易員的第四個心理障礙是,多數交易員會讓情緒主宰交易。事實上,任何操作會產生問題或多或少都和情緒有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控制個人的姿勢、呼吸和肌肉舒張。改變這些因素,或許就可以改變個人的情緒。決定也是重大的心理障礙。一般人會參考世俗的分析或看法,作為買進賣出的依據。事實上,你所需要中操作系統只要能夠迅速告訴你如何行動就夠了。
範塔普博士認為,傑出交易員成功的原因並不是他的分析技巧比較高,而是因為他比較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他認為同時擁有這兩方面優點的說法,顯得過分誇張。要想成功必須要在三方面學習,也就是信念、心理狀態和心理戰略。只要模仿傑出交易員這三方面的長處,你就一定能夠成功。
根據以往範塔普博士對傑出交易員所做調查結果顯示,他發現他們相信, 金錢本身並不重要,輸小錢是可忍受的,金融操作是一場遊戲,坦然接受失敗是致勝的重要關鍵,一進場就知道會贏. 雖然他還發現其它的信念,但以這五點最重要。許多人從事金融操作的目的是希望賺大錢,這就是造成他們失敗的原因,因為他們過份重視金錢本身,很難在輸錢時停損,甚至無法在賺錢時持股。如果把金融操作視為一場遊戲,而且一定要按照遊戲規則去玩,一切都會變得很容易。此外,盡管計畫周詳而且願意坦然接受失敗,傑出交易員仍會嘗到多次失敗的苦果,但是他們知道,以長期而言,自己一定是贏家,因此也比較容易應付小挫折。
他認為,多數交易員在進場之前,都會對市場做詳盡的研究。在這一點上,他們不但具有信心,而且有決心要進場時就要獲得成功。因此他相信,真正的和虛妄的信心之間存在三項差異。首先,真正的信心源於對市場的了解,如果只有信心,那麼或許就會遭到一連串的麻煩。其次對於自己的操作方法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測試,如果一味迷信自己操作方法的正確性,這種信心也一樣只是幻覺。最後是要有決心成為成功的交易員。一旦下定決心你不但會相信自己做決定是正確的,而且似乎一切事態的變化也會順乎自己的意志。
如果你要求一般人列出他們操盤失敗的原因,你大致可以 將答案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不認為自己有問題,而是抱怨市場,抱怨經紀人,抱怨內線交易,甚至抱怨技術指標或操作方法出了差錯。一般人的確都有抱怨別人而保護自己的傾向。但是,如果你只抱怨別人,你就可能會一再犯錯,因為你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無法掌握的。
當出差錯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們心自問到底自己錯在哪裡。範塔普博士的意思是說,要了解做錯決定的關鍵何在。在做任何決定之前,要多思考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改變決策的方法就可能改善操作的成果。
其次,當一個人坦承自己在操作上有缺陷時,你可以發現出差錯的原因多半是源於某些心理狀態,最常見的包括:
·我對市場太缺乏耐心
·市場讓我感到忿怒
·恐懼來的不是時候
·我對未來過分樂觀
目前,範塔普博士全心全意投注於為交易員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並將研究重心放在發掘傑出交易員的心理特徵。範塔普博士以為,透過模仿學習傑出交易員致勝的心理特徵,可以成功地改善任何交易中的操作績效。
研究所畢業後,範塔普博士一直從事於毒品如何影響人類工作績效的研究。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範塔普博士又從事了八年有關傳統心理學的研究。他曾經買賣期權(Options),但卻輸了錢。事實上,範塔普博士不但輸錢輸的很快,而且一直輸,於是他決定退場。範塔普博士認為輸和他自己個人的心理必然存在著某些關係。
在偶然的機會中,範塔普博士參加了一個理財課程,課堂上傳授的一項原則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必須是自己心態的反映。範塔普博士曾經閱讀不少關於金融操作心理學的文章,但總認為書中記述的原則僅是一些經驗談,因此他想證實這些原則的正確性。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希望建立自己的投資心理學,並對導致投資成敗的因素加以檢定。於是範塔普博士設計了一份問卷寄給某家市場資訊公司,請他們幫他寄給讀者。總之,他收到大約一千份的回函,這引起了他研究這個領域的興趣。
在問卷中,範塔普博士列入了許多衡量操盤成功的要素,因此他可 以依其重要程度加以排列。一般投資的文章中,多半會列出交易成功的十大要素。而範塔普博士所設計的問題也是要對這十項要素加以分析。範塔普博士對收集到的資料做了統計分析,設法把握每一項要素和投資成功之間的顯著相關性。
此外,範塔普博士發現這十項要素可以簡化為三大要件,他稱之為心理要件、管理及紀律要件和決策要件。盡管他曾經一再修改問卷,但仍然認定真正的要件只有這三類。此外,他還加入一項額外的要素,即直覺。
心理要件有五個要素,包括成熟的私生活、積極的態度、賺錢的動機、內心衝突的平衡和講求結果的責任感。當然,賺錢的動機和交易成功之間並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但是範塔普博士仍然很謹慎的加以檢定,因為缺少賺錢的動機而內心衝突又大,對交易的成功極具殺傷力。決策要件包括對市場技術面具有充分的知識,做出客觀決定的傾向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市場技術面具有充分的了解和交易的成功並沒有絕對的關連。管理和紀律要件包括:對風險的控制,耐心以及直覺。範塔普博士並未發現直覺和操盤的成功具有任何關係。但是他仍然在探討中。
根據範塔普博士的研究失敗交易員的心理特徵包括:無法應付高度的壓力,對生活抱持消極的態度,內心存有許多衝突,而且在事態出差錯時總是抱怨別人。這種人也不會謹守某些原則做為其操作的規範,而且較容易成為跟隨群眾的人。此外,失敗的交易員較傾向於缺乏組織能力和耐心。當然這不是說失敗的交易員擁有上述所有的特徵,而只表示至少他們具有其中部分特徵。
在範塔普博士開始做問卷調查之後,許多人也就問他如何解決他們個別的心理問題。因此,他決定寫一本小書專門討論這十項心理要素,一方面讓自己能更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喜好投資的人一些建議。由於自己越走越專精,他很自然的也就進入顧問業。目前你已經成為許多交易員的顧問。
範塔普博士設計問卷的目的是要辯識哪種人會成功,而哪種人會失敗。目前,範塔普博士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成功的交易員,只要他能按照成功的要素去做。基本上,這只是學習的問題。很多人極端固執己見,不願意放棄自己所相信的老舊觀念和想法。就範塔普博士個人而言,他也不否認他的看法可能犯了錯誤。例如說,有些人承諾要按照某些原則去操作,但終究還是失敗了。但是,一旦範塔普博士相信人人都能成為成功的交易員時,他就更有興趣去幫助別人,甚至做起事來也比較有效率。
以下是範塔普博士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說明在經過心理輔導後,哪些人會成功,哪些人會失敗。
有一名交易員已經超過一年無法從事金融操作,他找範塔普博士幫忙,希望能在獲得完整治療之前,恢復從事交易。有一天早上,範塔普博士要他來拜望自己。範塔普博士準備了一份練習題,而且其中假定他心理衝突的問題。他答了十分鐘,之後又花上大約兩周的時間研究練習題的結果,於是他又能從事金融操作了。但是另一個交易員就沒有那麼幸運,他的問題完全和操作的成功無關。盡管他已經是四十歲的人,但是他仍然像小孩,不願承擔責任。他想要從事操作的唯一理由是想要持續這種生活方式。當然如果他不改變自己處事的態度,恐怕誰也幫不了他。事實上,他也不願意放棄他自己的態度。還有一位交易員,他只做了些許的心理調整就恢復了操盤生涯。過了一段時間,範塔普博士對他又做了追蹤調查,要求他回答一些簡單的練習題。從此之後,他就像完全變了個人。又兩周後,他打電話告訴我,他賺了65萬美元。
如果有人說,他是從技術分析的圖表型態上得知市場未來的走勢,並且據以買進賣出。在這種情形下,範塔普博士是如何辨別他交易失敗的原因,究竟是源於缺乏操作技術還是心理具有某些障礙呢?在提供顧問咨詢之前,範塔普博士通常會事先了解他的客戶,客戶認為可行的操盤方法是什麼,又有什麼證據支持他。比方說,範塔普博士會自忖,他能說服自己嗎?他真的檢定過這些方法嗎?檢定時是否運用了真正客觀的資料?事實上,範塔普博士相信當日衝銷或短線操作很難賺到錢。如果有人要範塔普博士教他成為一位專做當日衝銷的成功投機客,範塔普博士認為自己根本做不到。
範塔普博士同時相信,沒有操作技巧在本質上就是成為交易員的心理障礙。一般人因為缺乏判斷力、缺乏目標或有心理衝突,因而無法思索比較有系統的操作方法,更別說是加以試驗了。
範塔普博士認為一般人無法成為成功交易員的最重大心理障礙是,他們在進入金融市場之前,往往不會做好心理準備。金融市場是一個試探個人心理障礙的好地方。多數人最終會遠離金融市場,而只有少數殘留的人才下決心要找出有效的操作方法。這種人最後所要克服的心理障礙會從市場本身轉向尋找有系統的操作方法。交易員最根本的心理障礙即是如何處理風險。例如,操盤要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是:停損和持股,那麼你或許就不願意小賠出場,結果反而將小賠拖成了多賠,最後更變成大賠。而在這種情形下你卻又認賠了。相反的,如果帳面上賺了錢,你就會想立即獲利了結,其中的原因是希望到了口袋的錢不會賠錢的風險,也就是賺小錢卻賠了大錢。如果你認為金融操作只是一場遊戲,不按照以上兩項規則操作就是犯規的話,你就會很自然的照章行事。你應該在每天早上思索這些規則,在一天的結束反省當天的交易。如果自已未按規則行事,便應該自我警惕,好讓自已往後能採取適當的行動。
範塔普博士認為一般人無法成為成功交易員的第二個主要的心理障礙是無法應付心理壓力。心理壓力通常會以兩種形式表現出來,一是憂慮,一是訴諸生理上的自然反應。人類的大腦僅有有限的空間儲存資訊。如果你的心理為憂慮所盤踞。大腦就勢必無法有效應付所面臨的問題。生理自然反應最普遍的型態是,在受到壓力時,訴諸以往所學習到的反應方式。例如:一般人在壓力下通常所做的決定會是不做任何反應。當然他也可以採取其一貫的行為模式或按照經紀人的建議而行。但是這樣簡單的反應方式很少是正確的。甚至一般人在受到壓力時,也傾向於成為群眾的追逐者,因為別人的行為輕易地就能加以模仿,無須下決定。但這種行為在金融市場上就一定會輸錢。面對壓力的另一種生理反應方式是思考事情的層面變得很狹隘,而且不認輸。這種人會不斷努力做出在市場進出的決定,希望扳回輸掉的錢。但實際上,魯莽而無理性的決定會讓你輸得更慘。
消除心理壓力的正確方式應該是設法找出造成壓力的原因,並發展紓解的方法。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必須提出來說明,亦即心理壓力的產生經常和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存在著相當緊密的關係。改變自己對事的看法,有時的確可以紓解個人心理上的壓力。例如,成功的交易員對於輸錢的看法就和失敗的交易員不同。多數人在輸錢時候會表現得焦燥不安,但成功的投機客則了解,要贏錢的話,先輸點錢是可以接受的。或許多數投資人應該改變對輸錢的看 法。
範塔普博士認為一般人無法成為成功交易員的第三個障礙是心理衝突。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擁有相互衝突的意念。例如說,想要賺錢但又不願意承擔風險。事實上,惟獨必須設法了解自己心中的各種意念,並予以調和。
範塔普博士認為一般人無法成為成功交易員的第四個心理障礙是,多數交易員會讓情緒主宰交易。事實上,任何操作會產生問題或多或少都和情緒有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控制個人的姿勢、呼吸和肌肉舒張。改變這些因素,或許就可以改變個人的情緒。決定也是重大的心理障礙。一般人會參考世俗的分析或看法,作為買進賣出的依據。事實上,你所需要中操作系統只要能夠迅速告訴你如何行動就夠了。
範塔普博士認為,傑出交易員成功的原因並不是他的分析技巧比較高,而是因為他比較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他認為同時擁有這兩方面優點的說法,顯得過分誇張。要想成功必須要在三方面學習,也就是信念、心理狀態和心理戰略。只要模仿傑出交易員這三方面的長處,你就一定能夠成功。
根據以往範塔普博士對傑出交易員所做調查結果顯示,他發現他們相信, 金錢本身並不重要,輸小錢是可忍受的,金融操作是一場遊戲,坦然接受失敗是致勝的重要關鍵,一進場就知道會贏. 雖然他還發現其它的信念,但以這五點最重要。許多人從事金融操作的目的是希望賺大錢,這就是造成他們失敗的原因,因為他們過份重視金錢本身,很難在輸錢時停損,甚至無法在賺錢時持股。如果把金融操作視為一場遊戲,而且一定要按照遊戲規則去玩,一切都會變得很容易。此外,盡管計畫周詳而且願意坦然接受失敗,傑出交易員仍會嘗到多次失敗的苦果,但是他們知道,以長期而言,自己一定是贏家,因此也比較容易應付小挫折。
他認為,多數交易員在進場之前,都會對市場做詳盡的研究。在這一點上,他們不但具有信心,而且有決心要進場時就要獲得成功。因此他相信,真正的和虛妄的信心之間存在三項差異。首先,真正的信心源於對市場的了解,如果只有信心,那麼或許就會遭到一連串的麻煩。其次對於自己的操作方法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測試,如果一味迷信自己操作方法的正確性,這種信心也一樣只是幻覺。最後是要有決心成為成功的交易員。一旦下定決心你不但會相信自己做決定是正確的,而且似乎一切事態的變化也會順乎自己的意志。
如果你要求一般人列出他們操盤失敗的原因,你大致可以 將答案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不認為自己有問題,而是抱怨市場,抱怨經紀人,抱怨內線交易,甚至抱怨技術指標或操作方法出了差錯。一般人的確都有抱怨別人而保護自己的傾向。但是,如果你只抱怨別人,你就可能會一再犯錯,因為你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無法掌握的。
當出差錯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們心自問到底自己錯在哪裡。範塔普博士的意思是說,要了解做錯決定的關鍵何在。在做任何決定之前,要多思考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改變決策的方法就可能改善操作的成果。
其次,當一個人坦承自己在操作上有缺陷時,你可以發現出差錯的原因多半是源於某些心理狀態,最常見的包括:
·我對市場太缺乏耐心
·市場讓我感到忿怒
·恐懼來的不是時候
·我對未來過分樂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