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已進入2015年,迎接北京在住人口的卻是2014年年底的北京地鐵漲價。北京地鐵一張票兩元人民幣,無論搭乘站數通吃到底的票價行之有年,而今,6公里內起步價調整為3元,而後依所乘坐公里數加價。
漲,是最牽動大城市居民敏感神經的一個字。2006年中國舉辦年度漢字評選之後,漲字就兩度上榜,可見人們對漲字的憂慮。
北京地鐵漲價方案實施之前,贊成與反對意見激烈對峙。其中,有一種聲音是北京市政府長年補助虧損,然而,北京卻有著大量非北京戶籍的外來人口,央視評論員楊禹便認為,非北京戶籍者長期分享北京的財政資源,這將使城市走向崩潰。北京到底是誰的北京?北京人的北京?還是中國人的北京?
這種看法很天龍,但恐怕不少北京人也是這麼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名稱,聽起來是以人民平等為基礎的,不過,戶籍制卻讓中國人站在不平等的起跑線上。
北京戶籍有就學優勢
就以考大學來說,中國的大學沒有一統的高考,各省可自主命題或依教育部試題,各大學可決定在各省錄取的名額。
通常,大學所在地會找收一定比例的在地學生。北京是中國重點大學最多的城市,北京的大學都會招收一定比例北京戶籍的學生,也因此,北京戶籍的學生進重點大學的機率遠比考生眾多的河北、山東等地的學生來得高。不因程度,而是戶籍。
北京是這樣的城市:中國有很多富豪都住在北京,因為他們的事業相當依賴中央的政策,住在北京方便進行各種錢脈人脈的經營。這些人住著豪宅開著名車,但他們的生活卻少不了外來人口勞動力的支撐。
從工地的民工、社區的保安、餐廳裡的服務員、家裡的保母、快遞員乃至裝修工人等。有趣的是,每年的農曆過年,不少北京家庭陷於非正常的狀態,因為外來的打工者多數返鄉過年。恰恰是欠缺這些外來者,北京才可能走向崩潰。
富豪與底層勞動者不會是地鐵的主要搭乘者,上班族才是。北京的上班族裡,也有不少沒有北京戶籍的上班族。考上北京、上海、廣州的大學,畢業後留在這三大城市工作並取得戶口,是不少年輕人的人生勝利方程式。
不過,這幾年,大城市戶籍名額減少,加上物價飛漲,「逃離北上廣」開始成為年輕人的選項。
北京地鐵漲價與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由,戶籍是最差的理由,這根植於長期戶籍之下城市的光環與城市人的優越意識。
李政亮《拆哪,這樣的中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