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在某個城市忽然想起,某家曾經到過的餐廳某家店,興致勃勃帶著朋友同往,穿街越巷三步當兩步抵達目的地,眼前殘酷卻是一番全新的陌生景色,記憶中的個性小店已經不知所終。雖然常會提醒自己得處變不驚,臉上還是掩飾不了失望,和心中的納悶不解。

5月份有期《商業周刊》,很理性的分析當下商業街的遊戲規則;吸睛的標題為:《6年店家大洗牌!國際咖來了,本土店家少了》,以最繁忙的北市忠孝東路為例,點明那間店鋪的租金,今年又翻了幾倍,並有數據為證。雙開頁平面圖清晰例出忠孝大馬路上,那些店鋪黯然離去,那些高調剛剛躋身名街。
商店招牌橫縱交疊之間,有道不起眼窄門,樓梯之上是個久在的藝術所在—經營了25年的「伊通公園」。
(伊通提供)
千萬別提集體記憶

正巧日報也在報導:「台北東區店面價格直逼高點,延吉街一帶不少小吃店,就因此要遷店。」僧多粥少的「音樂椅」遊戲,只歡迎適者生存,商業上似乎理所當然。可是不斷變換的場景,是不是慫恿且加速了城市人的善忘,和喜新厭舊呢。
而今千萬不要提「集體記憶」這一回事,因為還沒等到新一代人長起來,城市可能就已經換轉幾回,變得面目全非。或許因為仍未忘懷七○年代中華路繁華的樣子,阿兵哥倆假期偷閒在行人橋上抬頭仰望,西門圓環5、6層大樓懸掛的電影海報……井然有序的信義區怎樣再也製造不出那種震撼力。也就明白為什麼白老師不辭辛勞要將公園軼事搬上舞台—我們都懷念著那個有點兒土,還有點兒渾沌的舊台北。
兩個星期前一位策展人好友帶我前往一個藝術空間,綿綿細雨中計程車停在我馬上感覺熟悉的街上—的確是我多年前來過的「伊通公園」藝廊。
那一刻的驚喜,不亞於朋友對我熟悉台北的驚訝:「好傢伙,這地方還在!」幾近20年後,「伊通公園」無恙地仍在這裡。
不曉得朋友是否有察覺,我在流覽畫展時的分神:老平房2、3樓空間和我記憶中一模一樣。最記得在屋頂天台,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建築師朋友,黑空月色下喝台啤,放著幻燈片,與一群年輕大學生談設計,談建築理念,仿佛不過幾天前發生的事。因初夏梅雨天台尚未開放,觀賞作品之後,我們與在展藝術家,在加蓋的2樓前廊坐下來吃水果,飲啤聊天。
許多藝術創作、概念、理想,想必是在這種輕鬆、不經意的氛圍裡醞釀出來的吧。後來從攝影師劉老闆口中獲知:1、「伊通公園」去年剛25周年慶,2、多年來合夥的股東沒變,3、房子至今仍然和同一房東租用。4、藝廊最近場內不但新設攝影展室,二樓後方也另闢了間「吃茶室」。談話間劉老闆感慨說:「地方能久但是不能舊,不能老。」秉持同一理想而多年不動搖,不易為呀搞藝廊的!

陳家毅《思慕的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