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覺得,文青是非常詭異且矛盾的物種。對他們而言,消逝的事物總是美好且帶有迷人的復古韻味。文青極愛讚嘆鉛字活版印刷的獨特美感,但他們平日卻是用MacAir閱讀網路新聞小說;每當某個老雜貨店要關門大吉時,文青必定會努力PO文號召大家前去消費、守護老店,千萬別讓它被無情的市場機制摧毀;但如果自己住處的方圓100公尺內沒有便利商店,他們又會跳腳。而在農業上,文青同樣推崇各種古老樸質的農法。只要是透過古法所生產出的食物,必能療癒他們的心靈缺憾。而他們對「日曬米」的推崇,極為明證。
傳統的日曬稻穀既浪費時間,也耗費人力。 劉志偉提供
門前曬穀怕屎怕蟲

穀類作物收成後都需烘乾,降低含水量,才易於長期保存。剛收成的濕穀,其含水量差不多是25度左右。濕穀必須烘乾為14度以下的乾穀,才能收進穀倉內存放。早期農家收穫稻作後,便將稻穀鋪開攤在自家門前的曬穀場上,利用自然的陽光將稻穀曬乾。但曬穀非常耗費時間與精力,每隔幾十分鐘,就要用鏟子來回翻動稻穀,以免曝曬不均;而這樣的過程,就算中間沒碰到雨天,也得花費4、5天的時間。不過,稻穀放置於戶外,動不動就會出現小鳥在上空拉坨屎,或小蟲子鑽進去玩耍的狀況。此外,放置戶外的稻穀幾乎都不可避免會摻入小砂石。
自從20多年前稻作生產都完全機械化後,稻米收成後便直接被送到碾米廠,利用機器烘乾。操作人員會根據稻米的濕度與重量,調整火侯。火力如果太大,稻穀就容易崩裂。火力如果不足,烘穀時間就會拖長。農民的稻穀通常花一天的時間,就能烘乾。
機器烘穀不但迅速便利,同時也保證了稻穀的品質與衛生。但許多滿懷鄉愁的文青,卻開始追求與他們成長經驗毫無瓜葛的日曬米。對他們而言,日曬米是一種堅持傳統手工的極致表現。神奇的是,許多農家子弟都曾告訴我,他們吃不出日曬米與機器烘乾米的差異,但文青們的舌頭似乎都異於常人,個個都能品嘗出日曬米的獨特美味。根據文青的說法,日曬米比較好吃的原因在於,它們「被太陽親吻過」,所以「也多了陽光的營養」。
文青的思緒確實難以理解。我納悶的是,這些稻穀在收割前,難道沒被太陽親吻過嗎?此外,傳統手工真的比較好嗎?至少我平常都用電腦打字,而不是拿原子筆,我相信這群文青也是如此。

劉志偉《鳥事如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