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潘俊琳

2009年8月,美國加州高速公路巡警隊警官馬克‧塞勒(Mark Saylor)一家四口駕駛豐田凌志(Lexus)轎車,在聖地牙哥高速公路上遭遇汽車暴衝失控,四人皆死於非命。這起事件讓向來形象良好的豐田汽車,遭遇經營以來最大的危機,領導人豐田章男處理危機時的唯一重大決策,就是「回歸豐田模式基本面」,此舉成功帶領集團度過危機,現已成為管理學上的珍貴教材。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翁望回,以《搶救火線上的企業──豐田召修危機的真相及如何運用企業文化轉危為安》一書表示,2009到2010年間,豐田汽車發生了幾起暴衝事件,這幾起事件經過媒體報導之後,輿論對豐田的指責,變成對企業文化的撻伐。

意外事件輿論撻伐

這場危機讓豐田在全球陸續召修1,000多萬輛汽車,面臨龐大財物損失,也引來豐田忽視顧客安全,失去理智地將獲利擺在品質之上,故意隱瞞電子系統無法煞車的缺失,放棄員工和安全方面的投資,將公司成長和獲利擺在第一位的嚴厲譴責聲浪。

2011年2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委託美國科學院和航太總署(NASA)的報告證實,「豐田汽車沒有電子系統方面的缺失,暴衝意外完全與它無關」。報告指出,造成汽車暴衝的原因,在於美國經銷商沒有按照豐田程序做事,錯將規格大一號的腳踏墊擺入車內,並且沒有妥善固定,以致腳踏墊擠壓油門踏板引發暴衝。儘管如此,整個事件對豐田的傷害卻早已造成。

翁望回指出,事件發生之初,豐田沒有立刻妥善處理,才會讓事件失控擴大,其中癥結在於掌握重要分析責任的工程師,和有權做出重大決定的高階主管都遠在日本,他們在日本感受不到美國消費者的焦慮以及希望儘快有答案的心情,因而失去危機處理的寶貴時機。造成豐田最高負責人豐田章男因為受到極大的壓力,不得不前往美國國會流淚道歉的難堪場面。

錯失危機處理先機

然而,在「洗刷冤屈」的一年後,豐田汽車不但轉虧為盈,還化危機為轉機,更強化其關鍵生產程序,當時被批評為罪魁禍首的企業文化,後來反而被證明是拯救豐田的利器。

翁望回表示,所謂的「豐田模式」就是即便在強大壓力下,也要求先徹底調查所有問題,然後才下結論。豐田要求問題解決者必須親赴現場體驗和觀察問題,絕不可以仰賴抽象、第三手的資訊來做決定。意即要求深思熟慮,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並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要求每一位工作小組成員將問題提出來公開討論,並且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想出「持續改善」的方法。因此讓危機有機會進一步轉化成推動公司長期目標的機會。

找出問題根本原因

由於暴衝事件發生在美國,最高權力決策中心在日本,因而錯失解決危機的關鍵時刻。這讓豐田高階主管在自我反省時發現,隨著公司的快速成長,豐田確實出現一些嚴重的缺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不再像過去那麼瞭解顧客的擔心和需求。

而當發現顧客需求時,公司竟然必須花長時間才能回應,因為豐田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難免疊床架屋出現許多「科員政治」,以致決策中樞和末稍神經出現無法同步的情況。因此危機發生後,豐田總部開始將權力下放,體認到必須信任自己所培訓出來的地區領導人,在集權和區域自主中找到平衡,否則整個體系將難以應付突發的危機。

此外,在經歷金融海嘯和暴衝召修兩次危機時,翁望回表示,豐田並未裁減任何一位正職員工,也沒有撤換任何高階主管,或找來明星級的專業管理人坐鎮,這和西方的危機處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這樣的做法提高了全球員工的向心力,共同努力檢查、質問和改善,這正是豐田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企業的主要原因,而這也是很多企業一直在尋求的「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