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學畢業那一年,毛遂自薦要為我作媒的親戚絡繹不絕;隨著年齡增長,30歲開始門庭車馬稀;滿35歲後,「什麼時候嫁人」成為我的地雷題,非但沒人敢提,甚至很久沒聯絡的朋友開口就問我孩子多大了,毫無我是大齡剩女的意識。


從18歲那年就成為打工一族,大學畢業靠定期定額投資,為自己累積200萬存款的我,畢業後又考上薪資穩定的公務員,即便大學時代就有固定男友,但自恃擇偶條件優,不僅與失業的男友分手,又對追求者挑三撿四。身高沒180公分?No!長相安全可靠?No!沒房沒車沒存款?No!月薪不如我?No!總結能符合以上條件者,除非是富二代,不然就是父執輩。由於自己並沒有名模或女明星的美麗,不會是富二代的對象;父執輩年齡與我差距過大,加上滿足所有條件者除非性格怪異,或離過婚、喪偶,都不可能仍單身,我便秉持寧缺毋濫的心態,悠閒地當起單身貴族。


寧可敗犬不願屈就
29歲那年,「敗犬」一詞開始流行,我慶幸自己仍未進入敗犬行列,也不符合標準敗犬的條件。不料一過30,赫然發現追求者的水準開始降低,儘管我已不再以貌取人,但不要說月薪了,與我年齡相當的即使有房、有車,總是背負沉重的貸款壓力。不願成為他人還債工具的我,寧可被譏為敗犬,也不想隨便找個人嫁。
終於,我到了俗稱「高齡產婦」的35歲。打著不生小孩就別結婚的主意,加上算命師說我如生小孩定遇難產關,一不小心就會送命,心想出生率低不是我一人能解決,乾脆挑明自己這輩子不想結婚。
如今,算算自己的財富累積速度,倘若保持單身,理論上45歲那年就可不靠國家的月退俸提早退休,為了一圓「採菊東籬下」的美夢,大齡剩女又怎樣?


七月╱高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