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藤孝

意想不到的打開心房要點

雖然我們往往容易被說話能力所吸引,但只要觀察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就會發現原因可能出在他們不重視傾聽力。事實證明,善於當個好聽眾卻拙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很少見,而很喜歡說話卻無法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人倒挺多的。

在建立人際關係上,「傾聽力」比說話還要重要。

與人交談時,對「沒有準備好要當聽眾」的人,我們會出自本能地關上「心房」,或許會有形式上的往來,但無法保有更深入、更具本質性和創造性的人際關係。相反地,和「準備好要當聽眾」的人之間,就能保有更活絡的人際關係。

以學習上的「說話」、「傾聽」比例來說,如果「說話」占了一成,「傾聽」就會是九成,「傾聽」壓倒性地多過「說話」。

「傾聽」是人們成長上的必要基礎。如果想要建立更美好的人際關係,提升學習能力或工作能力,就應該投入更多心力於「傾聽」。

「傾聽」並非只是茫然地聆聽對方說話。有時候我們以為仔細聽了對方說的話,但如果無法重述一遍,就不算「聽過」。

擁有傾聽力的人能遇上幸福

在投手和捕手的關係裡,也可以觀察到「傾聽力」。

小朋友練習傳接球時,大家都會搶著當投手,這時如果有個很會接球的人在場,投球者的技巧就會變好。如果以棒球來形容現今的日本社會,幾乎所有人都像小孩一樣,人人都想當投手,人人都只想要別人聽自己說。

就這層涵義來說,願意坐下來當捕手的「大人」具有相當高的存在價值。大人才懂得執行「傾聽」的動作,而且不論去到哪裡都很搶手。

當我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也曾經得到這種「大人」的幫助。當時棒球隊裡有一個大我三歲、把我當成弟弟般疼愛的鄰家哥哥,每次我到棒球隊時,這位井原哥哥總會對我說:「好,我來當捕手,你投球看看。」

井原哥哥的技巧比我好上好幾倍,但因為技巧好的他願意退為接球者,我才有機會開心地一直投球。雖然後來我在棒球隊裡沒能當上投手,但在和井原哥哥的關係上,我覺得自己就像個王牌投手。現在,我幾乎忘光棒球比賽和練習時的事情,唯獨和井原哥哥的關係記憶猶新。

雖然當時的井原哥哥只是小學五年級生,但已經夠資格當「大人」,也擁有「傾聽力」。

傾聽力能夠引出對方的能力,是會讓人幸福的力量。能夠觀察對方心情,並讓對方幸福的人,果然稱得上是「大人」。

對另一方的大人而言,也有陪伴小孩子的喜悅。因為井原哥哥沒有弟弟,或許他很嚮往「讓弟弟練習投球,自己當捕手」這種當哥哥的感覺也說不定。在這樣的狀況下,不但我的投球技巧變好了,井原哥哥也感受到接球的喜悅。

雖然以結論來說,我沒能夠成長到當投手的實力,但成功得到「雙方都幸福」這個非常有價值的經驗。

人與人之間想要擁有像這樣互相傳接「幸福感」的關係,「傾聽力」是必要的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