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吃有機,種有機;保健康,護大地」,王旭朗家族世代務農,祖父種有機,父親噴農藥,他一直覺得,農業應該回歸自然,專科畢業後,決定繼承家業,當起農夫,噴農藥,他是首要受害者,長紅疹、脾氣暴燥,2000年決定試種有機,2006年改秀明自然農法,家族成員集體反對,收入銳減壓力,夫妻每天吵架,直到客人誇獎種出來的「釋迦會微笑」,老婆周慧真轉而支持。
近5年他種老薑,被一生務農的老父肯定,加上市場供不應求,決定擴大栽種面積。
他說:「吃不只為了健康,也能夠改變世界。」

種薑
買入薑種,開較高的溝,將薑平面在溝內,舖落葉做成的自然肥,補碳。王旭朗家族世代務農,他很喜歡與山林為伍的日子,高雄工專畢業後,反鄉當農夫,「媽媽要我去考鐵路局,不要做田。」他卻堅持,這是唯一志向。「1994年回來,內心對做農夫的感覺是無奈,收成不見得好,又辛苦,還有風災。」
而早在1991年,他就接觸到《MOA自然農法季刊》,「知道有機的方向,回想童年放牛時,在野外看到畫眉鳥,農業是可以順應植物去生長。」然而,一開始,他仍做慣行,「農藥是毒物,噴完後會有很多後遺症。」噴農藥最先傷害的是自己,他掀開手臂,仍有紅疹,「總是睡不飽,情緒會不穩。」


綠竹筍
有機栽種的綠竹筍,口感清脆,很受當地人喜歡,產季為清明至中秋前。身體抗議 不用農藥
太太周慧真說:「有一次他回家,情緒很暴燥,我就想他本來是很溫順的人,對我很好,怎麼會突然這麼凶。」
2000年,王旭朗決定嘗試種有機,「逐步調整,不用除草劑,農藥減量。」種到第4年,他發現,「真的可以種出不用農藥的水果」,儘管產量落差很大。2006年,全家北上,參加陳慧雯的秀明自然農法課程,回台東決定改為自然農法,卻承受來自家族成員的集體反對。
「他的家族親友都在種田,知道我們要種有機,每天輪流當說客。」周慧真說:「他們要我們想想,小孩還小,沒收入,怎麼生活?難道要把小孩送人養嗎?」經濟困頓,她也活在恐懼中,當時才小一的兒子敏感察覺到家裡狀況不對,「原本感情很好的父母,怎麼每天吵架?打電話向我媽媽求救,要她來台東。」
王旭朗的父親更是反對,「他認為我不聽話,還問我,你能種出多東西?」、「全村的人都叫他『有機之父』,他說:你要把我氣死。」


老薑
自然農法種植老薑,有人形容,咬下去舌尖是甜的,產季為每年中秋後至3月底。摸索方法 供不應求
「他很固執,不容易被動搖。」周慧真漸漸感受到有機的優點,2年後轉而支持,「面對客人時,他們說,我們種的釋迦外型會微笑,是『微笑的釋迦』,吃起來不像有的灑農藥口感讓人舌尖發麻。」她笑道。
現在王旭朗的老薑種得很好,一台斤賣100元,冬天供不應求,今年擴大老薑栽種面積。他表示,選擇種老薑,與父親有關,「我種的薑在他眼裡看來『真水』,不是要凌駕他之上,要種出他的肯定。」
這句肯定卻是他花5年的時間摸索出來的,「前3年和大家一樣,開溝種薑,梅雨季節來就受傷,第4年沒準備,體驗營的小朋友來玩,地鬆一鬆,讓他們種,去年中秋後下豪雨,也沒爛光,我想,怎麼那麼好運。」


老薑油
太太家庭手工製作,將生薑切片,加上胡麻油,低溫翻炒4~5小時,可拌飯或麵,小瓶360ml,售價350元。獲得認證 推廣分享
他找到種老薑的方法,一樣開溝,但是種在較高的溝上,加上幾年的養地,地氣恢復、土壤肥沃,「昆蟲出現,還有蜈蚣,山豬也跑來吃芋頭。」他認為:「土地的能量吸引山豬來。」37歲接觸古書,如《山海經》,他了解自然之道,更頓悟天下萬物要遵從時令。
2006年,源緣園農場獲得慈心有機認證,並進入里仁通路。今年擴大老薑栽種面積,達1200斤。他預見老薑需求仍高,取名為「薑來旺」,「將來會很旺。」父親對他的認同則表現在,再分給他幾塊土地,他打算拿來種薑。王旭朗表示,農業沒有智財權,「種田,是和以前的人學習經驗,是傳承,如同種薑,從小和父一起學。」現在,他樂於分享種薑心得,也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參與農業,愛護這片土地。


店家資料
◆地址:台東縣卑南鄉賓朗村賓朗路625號(源緣園自然農場)
◆電話:(089)231-778;0934-182-889
◆常態銷售:
周六8:00~13:00台東聖母健康市集
周日8:00~12:00台東大學有機農夫市集
◆年營運概況:老薑約種1200斤,可收6~8倍,每台斤賣100元,若收成順利,約為70~80萬元;綠竹筍約收2000斤,一台斤賣100元,收成順利,約為20萬元,另種植少量麻竹筍、馬鈴薯、蜜蕉、百香果、鳳梨釋迦、木瓜等。


王旭朗小檔案
年齡:1970年(44歲)
學歷:高雄工專機工科
經歷:
24歲 返回台東種田
30歲 開始嘗試有機栽種,逐步調整
36歲 以秀明農法為主,部分仍為有機
43歲 以老薑為種植主力

王旭朗談起有機,台灣俚語、經典古文,滔滔不絕,儼然是個有機傳道士。【採訪後記】熱愛文字 力行環保
在台東,王旭朗是個異類,個性固執,也是少見的俚語、古文朗朗上口的農人,「從小聽阿公、阿媽講俚語,形容貼切,如『那作那失』(邊作邊失)、『有螗才有人』(農業有蟲才有人)。」成為他與人分享有機好處的常用語。
35歲接觸經文,他愛讀古書,「經典中說的『地所生有草木』,太美了。」讀《孔子》,「博學多聞,明辨篤行」,他認為很有道理,「40而不惑,因40是一個知點,可以觀前、顧後。」他說:「我對文字是有感覺的。」
他不只熱愛文字,也是實踐力很強的農人,曾積極參與環保運動,「環盟在街頭抗議,反美麗灣,我去拉白布條;參與核廢料公聽會。」活躍幾年後,他退回農場,因為發現,萬事萬物的根源,還是在腳踩的這塊土地,當它肥沃了,人類就有源源不絕的生機。


周慧真【老婆心聲】尊重生命 愛護自然
我們家種有機後,兒子和同學講起田間的事,都不一樣,如他說,我們家田裡有昆蟲,同學說沒有。後來,老師覺得我兒子怎麼說的東西都和別人不一樣,她才知道,原來我們種有機。
老公也會告訴小孩昆蟲的重要,要保護他們。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同學為了蝸牛打架。同學要踩死蝸牛,他要放生,兩人扭打起來。種有機,對小孩教育及影響很大,讓他們從小就知道要愛護自然,保護生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