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6歲的她,曾是台灣著名的婦產科醫師,現在仍從事生物能量醫學,從純粹醫療轉向情緒、生命和疾病的看護者。

在診所裡,有名典型的「女強人」帶著一身病痛來了。談起身世,小時家窮,她被送給別人當養女,讀國中就開始打工,度過一段艱難時刻,甚至還靠自己出國留學,當上跨國公司的高階女主管。現在,她對原生家庭,也就是當年不要她的家人好得不得了,可說是有求必應。心裡面,好像想藉此彌補什麼?她自己的婚姻則非常的辛苦,經歷兩次離婚,跟男人相處到處是難題。女醫師說:當初她因為不是男生被父母遺棄,所以,她這一輩子都在向男人挑戰。

女醫師形容:「如果她對家人還有愛,想必也是很痛苦的愛。」其實,女主管回過頭想從原生家庭得到的,並不是「愛」,而是彌補生命曾被遺棄、排斥帶來的羞恥感,在心理學家羅洛梅早年研究未婚媽媽的焦慮感時就已提出。羅洛梅提到:「神經性焦慮不是因為有一位『壞』媽媽,而是因為孩子永遠無法確定,媽媽是『好』還是『壞』。」她主觀地將雙親的遺棄詮釋為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現在她要用加倍的「好」,來襯托當年父母對待她的「壞」。

女主管強勢的作風,不容許有一點瑕疵,就算來看醫生,也不太願意承認她有此心理問題。心裡的問題,更加深她對自己的羞恥感。

這時,建議她找機會接觸其他有這種童年精神霸凌、遺棄、當過養女、童養媳的女性,敞開心內的一個隙縫,接納內心受傷的事實。

「養女情結」並不一定就得整個掀開來,把每個養女都當做內心創傷經驗。然而,身體病痛讓這位女主管長期困擾,她體內的「小養女」,仍在等待那永不會來到的愛。

【獻計】

許多上了年紀的女性,都曾是養女,若得自收養家庭的關愛,確能助她們能有良好調適,但對原生家庭,始終藏著說不出來的感覺。

針對懷有心理問題並不是件羞恥的事,心理學家大衛‧列包如此貼心的說:「羞恥感讓我們想逃離問題,覺得自己渺小、虛弱、因為自己缺憾的往事,而缺乏處理現在問題的能力。」然而,只有妳一個人這樣覺得嗎?心理學家說:「沒有人是例外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