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俗話說:「寧為雞口,不為牛後。」54歲的潘彼得在台北打拼多年,才在40中體悟這一點。出身花蓮富里的他,因嚮往台北繁華北上,歷經公司解散、生意失敗,最後在生命幽遇見真愛,和妻子高美惠回到鄰近故鄉的台東關山開包店。偏鄉口味守舊,他們從歐式麵包改為台味焙,小鎮市場有限,那就主動出擊,用麵包車務到家。10多年來,每天往返40公里,將麵包送上橫部落,賣新鮮也做人情;更以在地食材做烘焙,助銷農民作物,
讓這對夫妻的烘焙人生不只甜腴,更充滿意義。

台東關山「親水軒」老闆潘彼得說:「做人要反,做雞要筅」,意指做人須通權達變,「要不斷尋找機會。」
憑此信念,他與妻子高美惠由台北來到關山創業,從草創黑暗期一路走到特色烘焙,以結合在地人情風土的南瓜米蛋糕,成為省道台九線上的名店。

人生低谷 遇見真愛

潘彼得是花蓮富里人,16歲負笈北上,「那時年輕人都往台北跑,好像很時髦,我在花蓮念了半年農校就跑了。」他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畢業後從營建小工爬到工地主任,經手不少大樓興建。
他坦言工地外快多,每天吃喝玩樂,有了錢就投資。曾回鄉下開牧場,養了上千頭羊,但遇口蹄疫將錢賠光,只好到大賣場上班。
人生交了歹運,他卻在此時遇見真愛,結識同在賣場當烘焙師傅的高美惠。「我有心想改變,1年內學會100多種產品,1天打25包麵粉,老闆娘(高美惠)就是看我很認真。」他笑說。
原是汽車銷售員的高美惠,則因興趣開始學烘焙,意外變成養老工具。「晚上學了1年,乙級(證照)就考過了,不知道為什麼,緣分就一直來。」

開麵包車 賣到部落

儘管努力加天分,卻不敵非科班出身,夫妻倆受到同事排擠,才決定出來創業。原本打算到宜蘭頂店,但到行天宮求籤,神明卻指點,「回來老家比較好。」
潘彼得也認為:宜蘭市場大,要多請師傅,資金負擔大;反倒是鄉下競爭小,「在一個鎮裡頭做得最好,才重要。」於是,他從花蓮騎機車,一路找到關山,「結果回來(家人)沒一個贊成,說這裡鳥不生蛋,誰會來買麵包?」
「剛回來真的很淒涼,鄉下吃麵包的人不多,這裡又是種稻米的地方,更慘!」高美惠苦笑。儘管中秋可以忙到3天3夜沒睡覺,但過了旺季根本沒人來,「我們把台北那套搬回來,做歐式麵包都滯銷,還有人嫌蛋糕貴,問一問就跑掉。」
眼看東西賣不出去,只好自己走出去,「部落路途遙遠,要買麵包得到街上來,宅配又不新鮮,我開車過去,他們方便一點,我們也能增加收入。」潘彼得用「服務到家」理念,每天往南橫沿線部落賣麵包,40分鐘車程過去,正好遇上小朋友下課、農務收工,讓客人買來當點心或隔日早餐。

幫助農民 推廣農產

麵包車一開10幾年,潘彼得博得「麵包爸爸」稱號,高美惠又氣又好笑地說:「他看老人家帶小朋友,買100元送200元,部落年輕人都說:跟老闆買麵包是賺到。」
幾年前,有個阿嬤請潘彼得幫忙把自種南瓜帶下山銷售,「他全部載回來,堆得到處都是,我看到都昏了!」高美惠只得拿來烘焙,「反正顏色都是黃澄澄,比高膽固醇的蛋黃適合老人家。」
當時農會推廣米產品,高美惠於是把關山米與鮮奶磨成米漿,加入南瓜做成蛋糕,「太Q像發糕,直接烤又太乾,」花2個月調整比例,直到小朋友試吃「手就不停了」,才確立配方,2012年拿下伴手禮獎。
「我們很幸運,有這個機緣才促成米蛋糕。」這讓他們更致力推廣在地農產,「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也要幫農民一點忙。」潘彼得說。
所以不只南瓜,他看到部落的香蕉,「漂亮、熟了就給我做蛋糕,不然他們吃不多,也只能送人,賣我還能縮短食物里程。」笑言:「幫農民行銷,他們賺了錢,會買更多麵包。」
或許正是如此善念,牽成這家後山小店,以旺月夯賣70萬元成績,帶動小農銷售,也讓這對半百夫妻的烘焙夢,圓滿得更有意義。

【創業小檔案】

●潘彼得,1961年出生(54歲)
學歷:智光商工畢業
經歷:16歲北上半工半讀,畢業後進入營建業,曾任東帝士集團下工程公司的工地主任,40歲在關山開設「親水軒」
●高美惠,1962年出生(53歲)
學歷:空中大學畢業
經歷:原擔任汽車銷售工作,因興趣開始學習烘焙,並轉任大潤發烘焙師傅,39歲在關山開設「親水軒」,50歲以南瓜米蛋糕獲選台東十大伴手禮


【店家資料】

電話:(089) 812-602
地址:台東縣關山鎮和平路43號
網址:http://qinshui.shop.rakuten.tw/
臉書搜尋:「親水軒」


【營收概況】

創業成本:50萬元
淡月營收:約30萬元
旺月營收:約70萬元
註:創業成本係指最初購買二手設備費用,未計2003年購入店面重新裝潢成本。旺季為寒暑假,連假單日營業額可達2~3萬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