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歲以下的小朋友有超過65%都會有這樣假象玩伴的現象,大部分發生在家中排行老大或是獨生子女,因為玩伴較少,尤其在害怕或孤單時容易產生……

蘇珊姐和我是補習班工作的同事,我們總是無話不談,蘇珊姐4年前結婚,現在有個四歲多的女兒,妹妹。

難得休假日和蘇珊姐約在咖啡廳見面,蘇珊姐也帶了妹妹過來,就算得上班,蘇珊姐仍然堅持自己帶孩子。我們點了一杯熱拿鐵和一杯蘇珊姐最愛的蘋果酒,還有給妹妹的熱巧克力,另外也幫妹妹點了一份口感綿密的起士蛋糕,以免小朋友待不住開始吵鬧,影響了我們難得的聚會。

誰知道剛點完餐,妹妹就吵著蘇珊姐:「媽咪,那瑪莉呢?」我正疑惑著,誰是瑪莉?只見蘇珊姐不慌不忙告訴妹妹:「我知道瑪莉也要吃,可是現在餐廳裡好多人要用叉子,妳可以用小叉子分給瑪莉一起吃,好不好呀?」原來是妹妹最近一位「看不見」的新朋友,名叫「瑪莉」。

照蘇珊姐的說法是,有天和妹妹看完卡通「小飛俠」,妹妹就嚷著要有像小飛俠裡的小精靈「小叮鈴」一樣的朋友,蘇珊姐不以為意就哄著妹妹只要一直想、一直想,晚上小叮鈴就會出現變成她的好朋友。

沒錯,隔天妹妹就很神秘的偷偷附在蘇珊姐的耳邊說:「媽咪,我有一個新朋友了,叫『瑪莉』。」從此以後,蘇珊姐順理成章得照顧起「瑪莉」的生活起居。像是吃飯時除了問妹妹,也必須關心瑪莉餓不餓;又或是天冷時,瑪莉需不需要加件外套等。

<家長免緊張1>自導自演假玩伴 培養創造力

有次蘇珊姐故意試探性的問妹妹:「瑪莉在哪裡?」只見妹妹得意的說:「就在旁邊啊!」天啊,這可嚇壞蘇珊姐,「瑪莉」到底是想像的,又或是真有其「人」呢?

蘇珊姐越想越不對勁趕緊聯絡醫生,幸好醫生告訴蘇珊姐,妹妹不是第一個有「看不見」的好朋友的小朋友,其實7歲以下的小朋友有超過65%都會有這樣假象玩伴的現象,大部分發生在家中排行老大或是獨生子女,因為玩伴較少,尤其在害怕或孤單時容易產生。

其實有這樣的現象產生不用太擔心,這可能代表小朋友有豐富的想像力,而且具有社交能力,在練習說話上也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小朋友會透過和假象玩伴的自導自演,設計對話和情境,無形中培養出創造力,而一段時間小朋友找到同齡的朋友後,這種情況也會慢慢減少。

<家長免緊張2>適時運用 讓教育事半功倍

父母親也可以透過這位「看不見」的好朋友來教導小朋友生活規範和行為,適時運用假想玩伴做為模範,引發小朋友產生好行為的表現。

有次,蘇珊姐帶著妹妹搭捷運,這時剛好有位長輩上車,這時蘇珊姐就說:「哇,瑪莉好棒懂得讓座!」從此以後妹妹看到需要讓座的人便會趕緊站起來,而「瑪莉」這個好朋友是否存在的真實性已經不那麼重要了,看樣子似乎還幫了蘇珊姐不少忙呢!

那次聚會幾個月後和蘇珊姐通電話,得知妹妹最近開始上幼稚園了,那「瑪莉」要不要一起去上學呢?人小鬼大的妹妹回答蘇珊姐的是:「媽咪,『瑪莉』是誰呀?妳有沒有搞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