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台翔
她帶的三年級班上幾個孩子正在校園裡玩「鬼抓人」,一個別班的孩子被抓到不願意當「鬼」,孩子們不大高興。
放學後,她約了那幾個孩子一塊兒散步,先說了一個故事:有三個朋友A、B、C在海邊聊天。
A:不知道為什麼,我不喜歡和人在一起。
B:嗯,我懂!
C:怎麼可以這樣呢?
她問:「你們覺得B和C的回應,誰的比較好?」大家都說:「B的。」「為什麼?」「他的說法不會讓人傷心」、「他這樣說,A有被同情的感覺」。
繼續說故事;A又跟B和C訴說自己的心事。
A:我知道應該去愛人,可是,又擔心愛會帶來煩惱。
B:你很想去愛人,可是,又有一點擔心。
C:愛不會讓人煩惱!
孩子們笑了,還是覺得B的回應比較好;「他不會說令人不開心的話,也不會誇張」、「體會別人的心」、「了解A」。
她接著說:「A又說:『以前,我根本沒有感動的經驗。』你們猜B和C會說什麼?」「B說『喔!你以前沒有感動的經驗。』」、「C說『沒有感動的經驗?你總有一天會感動的!』」
她被逗得哈哈大笑,然後說:「像C這樣的人,通常都很熱心,喜歡很快地提供自己的意見。想想看B和C誰說的比較有影響力,會讓聽到的人有能力解決問題,而不是聽了之後更傷心?」大家都認為是B。
鋪陳了那麼久,她這才談到「主題」:「如果有一個人玩遊戲的時候被抓了,不承認『死』。要怎麼跟他說?我有4個選項;1.喂!你死了,2.笨蛋喔,賴皮!3.你覺得自己沒死,為什麼?要不要說說看?4.你被抓到,很委屈嗎?」
大家都覺得3.和4.比較好。再請他們猜:「為什麼那個人被抓到卻不想承認?」「因為怕當鬼」、「怕自己跑太慢抓不到人」……
看來,她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了,因為孩子只要對人有更多的了解,自然就會有更好的回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