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帶著新生兒回家後,家中5歲的小姊姊從一開始的滿心期待,逐漸轉變為易怒、焦躁的情緒。最近,小姊姊開始要求包尿布睡覺,成天刁奶嘴躺在地板上撒嬌。

人在焦慮、壓力超過負荷時,本能的會將情緒退縮至安全的內在堡壘裡。不單是兒童會退化為嬰兒、成人也會出現能力或是行為的退化的。譬如:一位太太可能一直說自己不會開車,而且永遠也學不來的。結果是忙碌的丈夫得抽時間接送她。或是剛上學的小學生,開始出現尿床的行為。在大學讀書的孩子,還需要抱熊寶寶睡覺。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傷心失意時,我們捲著身體,躲在棉被裡,像個小嬰兒一般昏睡個幾天幾夜。

可見,退化行為不一定是有害的。有時,退化行為還是必要的。以前我就照顧過一位重要人物,他因為心臟疾病而住進加護病房觀察。這位大人物拒絕「依賴」醫護人員,堅持要自己起床上廁所、堅持要了解所有的治療計畫(要像聽簡報一樣讓他掌控狀況)。他生病了,但是他不願接受「病人」的角色。或許,病人的角色代表無能及失敗,這些是我們這位大人物無法接受的特質吧!可想而知,因為這些堅持,他的身體沒有辦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退化是一種防衛

退化行為屬於人的一種防衛機制。一般而言,防衛機制越原始,長期效果越差。但是,原始的防衛機制卻常有極好的短期撫慰效果。退化行為、否認、解離都屬於這一型。

當我們周遭的人出現退化行為時,我們要如何因應呢?因為出現退化行為的根本原因是當事人無法面對某種壓力,所以苛責他們是沒有意義的。

面對這樣的「小孩」,我們可以扮演堅定可靠的「大人」,以穩定及清楚的方式告訴「小孩」正確的應對方式。或者我們可以接受他們,一起扮「小」一段時間。

因為我們的接納,退化的人可以有一些時間喘口氣,整理及修補一下紛亂的心思,再站起來成為穩當的自己。

人類總是崇拜成功,強調堅強、勇敢等正向特質;所以我們通常會討厭退化這種「懦弱」的行為。但是,人總有走不過的關卡,退化是一種暫時保護自己的機制。只要不要拖太久,緩一會,就可以再穩健上路了。心理學家Balint就稱退化行為之後的重生為「the new beginning」,全新的開始!

張學岭《小孩事大學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