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達

剛開始是女兒出現問題。學校老師打電話給媽媽,說女兒在校專注力不夠,在課堂上會影響到同學。為了這件事,媽媽去學校跟老師談了好幾回。

老師跟媽媽說,她感覺這個女兒很聰明,但一堂五十分鐘的課,她最多只能保持到一半的專心,總是瞄著外頭,有時還會起來走動,「我必須照顧到其他學生的受教權,不然來學校教育是做什麼的?」

老師對專注力的定義似乎是,可以在一件事或作業上停留很久,是量化的。老師說:「別的學生都可以辦到,但妳女兒怎麼就辦不到呢?」

媽媽很煩惱,她知道女兒不是坐不住,而是容易分心。她參加了大學同學的聚會,才知道很多父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朋友建議或者可試試看「在家自學」,還給了她一張協會的名片。媽媽真的去參加了組織,認真地想這個問題,卻隨即迎來老師和學校的懷疑眼光。照老師說法,許多在家自學的孩子後來跟不上進度,可怕的是變得孤僻、不合群。就連女兒也有不同意見:「媽,不去學校上課,同學都說我很奇怪。」

媽媽其實也不知道,在家自學是不是個好主意,她望著窗外不遠處的花圃,靈機一動,說:「這樣吧,就像那朵百日草一樣,給媽媽一百天的時間。」女兒閃動眼眸,約定:「說好了,就到花謝掉喔。」

百日草花顯然不知道母女的約定,那是女兒自身的成長實驗,就像在花圃裡種下陌生的種子,卻不知道將來會開出什麼樣的花。媽媽忙著幫女兒安排家教和課程,幸而有許多人願意提供協助,連爸爸和公司同事都安排來上課,每個月還得固定回學校參加考試,這樣,才能保證拿到畢業證書。三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女兒的考試成績一直都有進步,顯然讓老師很滿意,但老師還是不放心,問道:「她的專注力現在有改善嗎?」媽媽點著頭,心裡想,妳會去問一株百日草,有沒有專注力嗎?它只是專心的開花著,專心的當一株花。

開出燦爛顏色的百日草,團團的花像個粉撲,不管落在哪片土地上,就是一直的開著,努力的開著,顛覆了「花無百日好」的流言。每朵百日草都像在對觀看者說,「看著我,你看到了什麼?」每座花圃裡,說不定就有一兩株這麼不認命的花。

沒課的時候,女兒偶爾會來花圃,靜靜地看著花,她若有所思跟媽媽說:「媽,我好像被妳騙了,百日草才不是只開一百天呢。」

媽媽故做訝異說道:「不是這樣嗎?女兒啊,看來妳要多上幾堂植物課了。」

母女一同站在花圃間,陽光明亮鮮麗,很甘願被騙的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