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沒工作的人找不到頭路,有工作的人一天到晚擔心被裁員,心情低落到已經影響到身體與精神。醫師建議,大環境不佳,個人健康管理更顯重要,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森德表示,因為不景氣罹患心理或身體疾病的人,明顯增加,可分為失業者、上班族及企業老闆三大族群。

丟掉飯碗、找不到工作、對工作的期待落空與挫折,是導致精神壓力影響健康的主因。

上班族除了憂心飯碗不保,企業為節省成本而減少人力,導致工作量加重,則也成了主要的壓力來源。企業主則須在企業經營上投入更多時間和心力,或面對經營與財務困境帶來的壓力。

這三大族群各自因為不同的環境,而產生身體與心理疾病。身體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引起的心律不整、心肌缺氧等併發症)、神精系統疾病(如緊張型頭痛)、腸胃系統疾病(胃酸過多、胃潰瘍、腸胃消化不良)、免疫系統疾病(甲狀腺亢進)等。心理方面的疾病,則有焦慮與憂鬱症。

王森德分析,在這波不景氣中,慢性病特別容易復發,或引起併發症,其中又以高血壓居多,因為這些患者常因工作壓力導致血壓飆高而不自知。

他建議,現代人遵循與醫師配合、規律生活及健康紓壓三大原則,做好健康管理。

「有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定期服藥,且每天量血壓;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停藥,且不中斷測血糖。」王森德說,這些本來就是慢性病患應該注意的健康管理,只是在神經緊繃的年代,自我管理要更嚴格。

規律生活,指足夠的睡眠、充足的戶外活動與運動、三低飲食,其實都是老生常談。

至於紓壓模式,戶外活動、良好的人際互動、適當的閱讀,甚至只是冥想或深呼吸,都是好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紓壓模式,但絕對不能藉由菸、酒來麻痺自己。

王森德建議,健康管理須持之以恆,也必須找對方法,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工作壓力大,這裡、那裡不舒服,我是不是該看醫生?」是許多人最近出現的疑問。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健檢中心主任王森德表示,在龐大工作壓力下,許多上班族已經引發身體或心理疾病而不自知,不妨透過自覺、親友、醫院三大管道,判斷自己的健康狀況,並進行適當的健康管理。

在自覺方面,王森德建議,工作壓力大的人,一旦生活功能發生異常,就應提高警覺,考慮就醫,例如記憶力明顯衰退、食量突然下降、失眠嗜睡,或對生命有任何負面念頭。

也可以藉由周遭人士觀察,判斷自己是否該就醫。家人是否感受到你最近有易怒傾向?朋友是否反應你最近宅在家的機率太高?同事是否發現你的話突然變少了?都是就醫需求的判斷依據。

最後就是直接到醫院請專業醫生判斷。王森德指出,國人對到精神科就診,往往卻步不前,更擔心外界的異樣眼光,其實看精神科並不羞恥,因為精神科看的不只是精神分裂。

如果真的有疑慮,可以透過家醫科進行診斷,無論是簡單的心理或身體疾病,家醫科都能為患者進行初步治療,或轉診到適當單位,千萬不要因為世俗眼光而延誤就醫,累積過大壓力,而爆發健康危機或脫序行為。

不景氣之下,苦於焦慮症、憂鬱症的上班族日增,只要做好情緒管理及心理調適,就能遠離心理疾病,健康度過難關。

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首先要認識自己常見的情緒狀態,例如是否比別人更容易緊張或長時間無原因憂鬱,然後檢討自己是否有喝酒、抽菸或大吃大喝、瘋狂購物等不適當情緒管理方法,最後整理出情緒管理的模式。

情緒管理模式包括聽音樂、畫圖、運動、靜坐、找人訴苦、宗教信仰或參加聚會,也可閱讀EQ相關書籍但若情緒狀態和一般人落差過大,就應尋求專業人員心理治療。

竹山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黃相寓建議,不妨試試簡單的減壓技巧,包括肌肉放鬆法(緊縮身上部分肌肉,再慢慢放鬆)、深呼吸法(吐氣時間是吸氣的兩倍)、放慢步調法(暫時放慢工作腳步)、緊握東西法(處於壓力時,緊握某樣東西)等。

最重要的是建立成熟的人生觀,不要因為小的挫折就情緒失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