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已經被研究這麼多年了,依然有宗教或是家長團體質疑它的真實性。主要的原因,應該是ADHD看不到摸不到,診斷的準則又是完全依賴病史及臨床症狀吧!

最近一期的JAMA Psychiatry(2015年7月)刊登了一篇有關於ADHD的基因研究。參與這個研究的個案是8千多位雙胞胎,因此是一個很難得的個案數夠大的基因研究。這個研究發現,影響ADHD個案的早期症狀的基因,與個案長大後,促成ADHD症狀緩解的基因是不同的。

過去的臨床醫師都知道,約有一半的ADHD個案在長大後,依然呈現ADHD的症狀;另一半則是長大後,症狀獲得改善。

但是,究竟誰會好、誰不會好呢?

為了了解原因,過去的研究方法都是長期追蹤個案,再比較改善的與沒有改善的個案,在各方面有甚麼差異。譬如說:教育程度、父母教養態度、智商、有沒有同時罹患其他疾病等。這樣的流行病學的研究,被質疑的地方一直很多。

現在,基因的研究慢慢的把許多現象明朗化了。個案家長及醫師們都一樣,期待可以經由了解疾病的本質後,給予孩子們最好的治療。

幫助孩子面對困難

既然基因可以提供答案,我們是不是只要幫ADHD兒童做抽血檢查,找出長大以後會好的個案,就可以不需要擔心他們了呢?

醫師在面對ADHD兒童時,到底在治療甚麼呢?其實,醫師在幫忙的,一直只是孩子面對的困難。如果不喜歡ADHD這個名稱,我們可以用另一種說法:一位過度衝動的孩子、衝動到過馬路不看車、講話不思考後果、一生氣就揮拳;或是一位極不專心、整天放空的沒有效率的孩子,他可以放空到媽媽一不坐在身旁,就不會繼續寫功課的程度。

這樣的孩子在學習及與人相處上,會遭遇許多辛苦的際遇。因為狀況不斷,週圍的大人或是同儕,會逐漸失去耐心,互動關係開始變得緊張。簡單的說,這些孩子因為自身的困難,進而引發環境適應、人際關係的困難。

如果社會可以完全理解及接受他們的困難、如果學校的學習是沒有進度或是競爭的要求、如果家長可以一直心平氣和的協助這些孩子,這些孩子其實是不需要醫療或是心理協助的。

孩子們帶著他們與生俱來的個人特質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必須在與世界互動的過程裡,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向。幫助孩子融入社會,保護他們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建立健康正向的價值觀,應該是所有成人的責任!

張學岭《小孩事大學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