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在選擇工作之前,除了要分析自己的志趣及優缺點外,也應該評估就業市場的各種產業前景,倒不是黃昏產業就不適合投入,只要產業架構不差,組織核心競爭力強,雖然是夕陽產業,在其中的企業還是可能賺錢,尤其這些產業因為未來成長空間有限,較難吸引人加入,若讀者能抱持苦幹實幹的心態撩落去,相信在這種產業出頭的機會絕對比熱門產業多很多。
而所謂的熱門或明日之星產業,雖然前景一片看好,但也因為後市成長空間大,將吸引許多競爭者的加入,若進入障礙又不高,那麼市場很快就會進入戰國時代,而且還可能因為快速成熟而造成價格崩盤,讓所有企業血本無歸。
產業分析只是讓讀者能夠胸有成竹地掌握狀況,最後的就業選擇,還是需要進一步蒐集資訊加以判斷。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在產業選擇上,值得進一步了解。
產品生命周期,意指產品在市場上的發展跟人的一生很類似,有所謂的初生、少年、青壯、老年和死亡等階段,企業不能期望其所推出的產品永遠暢銷,就好像我們無法期待自己永遠健康有活力一般;產品面對的市場,將隨著時間推移變化,這種變化會讓產品經歷萌芽、成長、成熟和衰退的過程,最後退出市場,就如生物的生命歷程一樣。
典型的產品生命周期可分成四個階段︰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產品推出至市場,首先進入萌芽期,此時顧客對產品還不了解,除了少數追求新奇或對技術狂熱的客戶外,幾乎很少人會購買該產品。
進入成長期,市場需求快速成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此階段企業因規模經濟效果發酵,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因而開始獲利,不過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及鞏固顧客忠誠度,此階段也需要大量投資於品牌形象及相關行銷與通路。
隨著產品逐漸滲透各類消費者區隔市場,市場開始呈現飽和,使產品進入了成熟期。最後,隨著科技的持續發展、新產品和替代品的出現,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等原因,產品的銷售量和利潤持續下降,產品因此進入衰退期。當然,也有企業能及早規劃而延長產品生命周期,或改變產品功能及目標市場,再創生命第二春。
雖然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受到許多批評,例如各階段的長短在不同產業並不相同,很難據以規劃下一步策略;或者,有些產品生命周期並非循S型前進,有時甚至跳過某一階段,這都會影響策略制訂者的思維。此一工具提醒我們,產品的生命有限,企業必須未雨綢繆;其次,產品發展歷程會經過不同市場成長速度,對應的行銷策略也不同;更重要的是,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呈現的產業結構截然不同,競爭也大異其趣。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各階段的挑戰持續不斷,若能提早瞭解並掌握可能的試煉與障礙,相信更能昂首面對未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