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時候我們最常逛的地方便是牯嶺街舊書攤。爸爸挑一些他喜歡的舊字畫和要給我們閱讀的課外讀物。我們每逢開學前就要在這兒尋找舊課本,可以節省買新課本的錢。初一的博物課,老師指定我起來讀第一課,我打開舊課本大聲朗誦第一課礦物,全班嘩然。原來新課本已經改成第一課是植物。為此我回家大大責怪爸爸老是要用這樣的方式,害我們在學校被別人嘲笑。

我在台北城南這一帶生活了數十年,高三那年我以要專心拼大考為理由,寄宿在阿雄位於泉州街的日式房子裡苦讀,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是想脫離原來住了很久的鐵路旁的用停車場改建的鐵皮屋公家宿舍。爸爸不放心我住同學家,常常派兩個姊姊到泉州街來抽查我有沒有在讀書。

日人撤台 出清舊書

牯嶺街、福州街、寧波西街、廈門街、重慶南路這一帶,是清朝以來城南門外往來台北城與古亭庄之間的必經要道,日治時代稱為「佐久間町」,不少日本公家機構與公務人員居住此地,是個充滿文教氣氛的地方。

日本天皇來到台北時也被安排住在這裡。日本戰敗後,日人被遣返回鄉時有行李的限制,只好將身邊的家當全數出清,造就了牯嶺街舊貨與舊書的市場。

50、60年這裡舊書店林立,也有不少集郵和收藏錢幣的店家,當時的年輕人在這一帶買舊書、收集郵票、錢幣,課餘的金錢和心力全都消耗在這裡,狂熱程度不亞於現在玩電動收集遊戲卡。

如今集郵和集錢幣的盛況不再,舊書攤也幾乎全數結束營業,所謂「創意書香市集」賣的全是時下年輕人設計出來的文創商品,唯一還能憑弔舊事的只剩一家「松林書局」。

這家二手書店創業於1945年,正好是戰後的那一年。老闆跟著父親開店時才10歲,現已80高齡,他一個人坐在店門口嗑著便當,曬著太陽,慵懶地看著往來的人們。

斑駁的店面,堆積成山的書籍緊緊相偎、彼此取暖,台灣戰後的歷史一晃竟然已經70年。

《城南舊事1》

小野《青出於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