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胡又天

1990年,智冠公司開始舉辦「金磁片獎」,鼓勵國人自製電腦遊戲。那五年我真關心這個比賽,《軟體世界》的報導反覆看,得獎作品也買來玩,還拉著爸爸媽媽帶我去看第二屆的頒獎典禮,典禮上智冠老闆王俊博還穿龍袍出場,配八點檔《戲說乾隆》的主題曲,風光啊!

王老闆過了一把皇帝癮,我們也在遊戲裡作皇帝夢:第一屆的得獎作品《楚漢之爭》,它不是另一個模仿光榮《三國志》一代的中文戰略遊戲,而是第一個。背景換成「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秦朝末年,玩家扮演項梁、劉邦等八個勢力之一,要取代秦朝統一天下。將領能力分為體、智、信、仁、勇、嚴六項,戰鬥系統很簡單:兩軍各出五支部隊,每支部隊最多三萬人,在畫面上一字排開對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果帶隊的是項羽這位體、勇、嚴都100的猛將,遇到能力較低的敵將,常可一回合就全滅敵軍而毫髮無損。

有沒有這麼誇張?後來我讀歷史倒是見過不少一觸即潰的戰例,但當時只覺得這麼乾脆,真是過癮,尤其當你一擊打爆趙高(為什麼他的頭像有鬍子?)或秦二世嬴胡亥(名字那麼奇怪,活該被推翻)的三萬人的時候。

項羽雖然是這遊戲最恐怖的戰神,但智力低,還可以用計對付;如果敵將是智勇雙全的韓信之類,那就只能硬拚了。此外殘酷的一點,就是將領能投靠哪個勢力是有硬性設定的:項羽不可能投降別人,韓信只可能出仕項氏或劉邦,而曹參、蕭何、張良等名臣也是劉邦專屬,所以如果你用的是陳勝、田儋、武臣、韓廣、魏咎、吳芮這其他六位君主,就不可能得到這些一流人才,只能用些能力有80就算很不錯的貨色艱苦奮鬥,還可能被項羽一拳打爆你三萬兵;相對的,如果你用楚、漢兩個主角勢力,下面濟濟的人才就可以讓你打得非常輕鬆。

不過這遊戲沒有設計得很精密,諸侯都不會一致抗秦,而是會先自己打來打去,柿子挑軟的嘛,換成你來打也是一樣──這好像不太合理,但也似乎滿合理的。秦則是發呆等你來打的狀態,不然憑初期的優勢,完全可以硬輾「反秦義軍」。我很久以後才認識到人世與歷史就是充滿著這種種不合理。

《楚漢之爭》設計簡單,應該是沒有特意講求表現這等歷史知識,我小時候也沒想那麼多,也就記得那個項羽帶給我的挑戰與歡樂。我還曾經哼著它的主題曲,編了一段舞在班上跳,但沒有人認得,紛紛直說難聽、難看,我根本沒有機會進一步介紹。我一直記得這件事,記得這種想「走出去」,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帶給人家,想要人家認同,然而受挫的感覺。

長大以後,我仍多次碰到同樣的挫折,漸漸明白你首先自己東西要好,再要推銷得法,不能只打個本土、國產、自己人的旗號就要人買帳,不然,皇帝也是做不久的。反過來看,這也就是古往今來那麼多人愛作皇帝夢的緣故吧?我也有點懂得當年我面對抵死不從的韓信、張良的時候,為什麼那麼不快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