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抗議服貿協議黑箱審查的大學生,3月18日晚間衝進立法院議事廳。馳援學生及群眾,團團圍住立法院已經11天,再度挑起全台民眾敏感神經,也勾起我行醫過程幾段與選舉、抗爭相關的記憶。
時間回到1996年,台灣首任民選總統就職典禮前夕,我輪調至桃園一家療養院。警方接連送來幾個喃喃自語、畏畏縮縮的街友,不知是為了慶典維安還是有礙觀瞻。連名字都說不清的街友,當然不會帶著健保卡流浪,忙壞了負責找人找錢的社工。經過住院觀察,街友們多半沒有精神病,卻因社工的努力,不是找到失散家人,就是轉往適當收容機構,也算是另類普天同慶。
病人防醫師不表態
民主浪潮下,民眾心情跌宕。每逢選舉,媒體必找個精神科醫師入鏡,說病人又多了幾番。其實,病人並不輕率坦承政治傾向。就算選後鬱卒搥心肝,也會放亮罩子探探醫師的顏色。專業訓練要求我們保持中立,遇上硬要我表態的病人,我也不會太假仙。然不可諱言,醫病雙方若得幸持相同立場,安慰力道肯定加倍。
2004總統大選出爐,不服結果的國親兩黨支持民眾,盤踞凱達格蘭大道數周。當時服務醫院比鄰抗議現場,門診談話不時受鳴笛聲干擾,失眠的住院病人抱怨連連。但我最最憂心病人請假外出安危,尤其是情緒行為易受環境左右的躁鬱症患者。
某個周日夜晚,小惠搖著橘色政黨小旗,笑盈盈走進病房。我暗暗吃驚,好一條政治變色龍!「贏家要低調」,小惠把嗓子壓得更低:「為了安全通過廣場,當然要接下『護身符』,且一路搖得比任何人都賣力!」病人的機敏讓我差點兒笑出聲。
可悲的是,歷經2006紅衫軍、2008政黨再次輪替,多數民眾不覺馬上好,精神科業務卻蒸蒸日上。且將全球化、海峽兩岸、以及藍綠兩黨角力如何影響服貿拋諸腦後,披上白袍,為守護現場所有人健康入陣去!
《人情絆 吳佳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