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達是我的性學博士班同學,在美國西岸從事諮商。最近她跟我MSN時,問道:「你知道現在流行『two night stand』(二夜情)?」
幾個求助琳達的女性朋友都有類似困擾,在網路、酒吧遇見條件不差的男人,第一次親密雙方頗盡歡。那些男人顯然意猶未盡,還約了第二次;其中一位甚至打破所謂「3-day rule」,亦即第一次上床後,3天內沒打電話來問候或約「續攤」,就是掰掰的意思。那人隔一周才意外傳簡訊,問:「要不要loosely一下?」
有第二次沒第三次
這些女生不解的是,明明那些男人都打破「one night stand」魔咒,繼續約第二輪,表示對她們印象不錯,可望變成炮友或進一步的朋友,怎麼第二次結束後,再也無音訊?如果沒繼續意圖,幹嘛還約第二次,製造女生錯覺?
琳達做了功課,分析網路交友太方便,幽會越來越容易。一夜情累積的人數增多,多到足夠再從第一次對象中,過濾出值得碰第二次面的名單,男生遂漸漸改變獵食習慣。
但無論第一、二次經驗多好,男生通常不約第三次,因「三次」對他們來說,直指「咱們開始進入正常程序,約會吧」,間接表示「過去愛約誰就約誰的好日子過去了」,在還未心理準備建立固定關係以前,「三」這個數字如裝了三道門鎖,挺嚇人。
我也做了功課,詢問身邊男性朋友,確實有人頂多只約兩次,有一個重疊性最高的理由:男生覺得女生起初也很瀟灑,但多約幾回後,佔有欲就冒出來,覺得女生「說」跟「做」兜不攏。
原來男生與女生對數學(或數字)的理解,真有這麼一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