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璇

「電話再甜美,傳真再安慰,也不足以應付不能擁抱你的遙遠。」這是《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這首歌裡的歌詞,讓許多遠距戀人心有戚戚焉。以自己過去的經驗來說,少了面對面的相處和親暱互動,真的容易讓愛情產生變化。「時空距離」一直是讓愛情結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它似乎又蘊藏了一股神奇的魔力,「究竟是臉貼臉的甜蜜比較靠近,還是看不到卻感受得到的貼心和契合更親密?」一直是個熱門爭論。

一般人對遠距戀情普遍抱持悲觀態度,覺得難度太高,卻也令人好奇,為什麼就是有些人願意排除萬難,一頭栽入維持不易的關係裡?最近分別和幾位大小女生聊到她們的遠距戀甘苦,多半都感慨科技加快戀愛和交心的速度,卻仍免不了要面對看得到卻摸不到的煎熬,與理想和現實的拉扯。

迷霧中的愛情 美麗中帶著不安

有人說,遠距更可以保有新鮮感,讓熱情維持得較久,不易因為太過熟悉彼此的生活和太常吵架而厭倦對方;有人說不常見面可以節省不少約會花費;有人說,有一點距離,可以多些個人空間和時間,多一點私人的社交空間,也可能因為多了特意安排的對話時段,在網路或電話中更容易傳達內在真實的想法、感受與情緒,對關係有較多開放性的討論;但也有人將遠距戀愛比喻成「鏡中花」和「水中月」。

Peggy覺得遠距戀「很容易流於自我想像,或迷失在對方言語建構的夢幻王國裡。」「想像」就像把兩面刃,多了美感,也附帶了猜疑和擔心,讓愛情添了一層朦朧美,卻也加增了虛幻與不安。分離中的情侶常會感到空虛、焦慮或失望,「很難不去想在漫長的看不到對方的時間裡,他究竟能不能擋得了身邊的誘惑。患得患失到後來,忍不住就近找個可以陪伴和即時安慰自己的人,但這真的不是故意的……」曾經在遠距關係中劈腿的小倩說,常常見不到對方,讓她很難拒絕其他異性的邀約。「對方知道後也能體諒,後來我們分手並不是因為劈腿,而是因為相隔太遠、太久,已經愈來愈不能進入對方的話題。」國內外研究顯示,不少談過遠距戀愛者都有過劈腿或一夜情的經驗,卻也同時發現,遠距離戀愛者的交往時間超過兩年的比例,高於不是遠距離者。遠距戀的發展歷程大同小異,只是分離久了便得共同面對如何不讓距離磨損愛情和造成心靈阻隔的難題。

距離加強了渴望 感情危機難即時處理

少了相依和及時陪伴,有些人能慢慢適應時空距離,對有些人來說卻很困難。雖然利用視訊工具或網路電話也可以「好像面對面」講個不停,但Margaret和小倩還是覺得溝通上受到限制,尤其是遇到緊急狀況或心情低潮時,還是得自己去面對。Peggy說:「自己要單獨面對情緒的時間會很多。」另一位遠距戀愛者小米則說:「會非常渴望相聚,但就算想見面,也得先做些安排和等待再等待。」

距離的隔閡促使戀人更渴望親近,甚至希望能一起生活,對肢體的親密會有較多的期待,在累積的等待和思念中產生更多的激情,相聚時自然更乾柴烈火,也難免會很在意對方是否用心規劃行程。除了必須克服思念的煎熬、不能說見就見,「遇到意見衝突也不容易好好談,感情觸礁很難及時挽回。」小米說。當雙方基本的親密需求無法立即滿足,遇到意見衝突又很面對面好好談清楚,感情就容易出現不確定性。

訂立未來共同標 拉近心理距離

關係的不確定性真的和距離有關?許多國內外研究發現其實並不盡然。但因為過程很辛苦,不少遠距戀人會不時自問究竟在堅持什麼?單靠信任和定時對話並不能解決和簡化遠距離愛中的不安感,要維持較長而穩定關係,多數戀人仍會嘗試多一點近距相處並參與戀人真實生活。

「相隔兩地要見面,有很多技術面的問題要克服,包括彼此的假期安排和相聚時的活動行程等等。」小倩說。Margaret也提到:「關係拖久了,難免會有疲乏感,不可能一直都不去討論共同的計劃。」專家們認為,遠距關係要長久,最好彼此都有夠強的「未來感」,也就是有共同目標和具體的未來計劃。所以關鍵不在於看得見的「物理距離」,而是彼此的「心理距離」是否非常親近。

近來演藝圈有不少藝人以「互許終身」方式讓有形的距離由遠變近,但也勢必有一方要放棄原有的生活環境與工作。就像電影《真愛零距離》所探討的,誰該為誰多付出一些、放下自己的生活圈去配合對方?最後兩人找到另一種妥協,雙方都不必再忍受奔波東西岸的勞苦。

也就是說,要讓長距苦戀修成正果,關係穩定後必然要面對和討論如何解決相處太少的問題,讓愛由遠趨近、從虛幻感走向踏實。不過Margaret和Peggy都建議:「感情不穩固、時機尚未成熟時,不要輕易為對方放棄現有工作和生活。」經歷過遠距戀愛耐力考驗和體諒調適的提升淬煉,通常更能看清關係的本質和是什麼支撐自己願意繼續走下去。如果知道目前的辛苦是為了以後的幸福,也清楚彼此正為共同生活為目標努力,便較能忍受這段過渡期的艱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