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潔
在美國的滑雪場,幾個孩子滑著滑著摔倒了,他們的父母在一旁,拍手大聲對他們喊著「Good Falling」,意思是「摔得漂亮!」並且拿著相機,開心地捕捉孩子們摔倒的瞬間。
我和兩位小學同學12年沒聯絡,其中一位叫婷婷的女生因為從初中開始就到美國念書,難得回台灣,約了她唯二記得,且有在臉書上找到的朋友一起聚會。一開始,因為多年不見,大家明顯感覺陌生,問問彼此的近況、大學主修的科目、現在的工作、未來的生涯規劃,一切都不算太有共鳴,直到這個話題的開啟:我們的媽媽──沒有工作的家庭主婦。
「媽媽」的話題簡直一發不可收拾,延續了兩個小時依然意猶未盡。婷婷大學畢業,決定留在美國工作後,這兩年,在台灣的婷媽反而比過去10年更黏著她,每天都想要skype通話不說,今年婷婷只有5天的假期,婷媽也要她回台灣的家待幾天,原來她只是希望婷婷去國外念書,但沒希望她留在那裡工作。
小賴大學在新竹念書,住學校宿舍,考上台大研究所後終於搬回了台北,跟家人住在一起,卻因為賴媽每天吃的也管、穿的也管、用的也管,好像大學4年小賴沒獨立生活過,搞得小賴決定在學校附近租屋。
我呢,在北京漂泊了一年,10月剛回到台灣,才一個多月就不時懷念起一個人的小套房,以前工作不順心可以透過網路和媽媽撒嬌,現在回家抱怨幾句工作的事,晚上就別想圖耳根的清靜,絕對被念個沒完。英勇的媽媽們很像戰士,為了拿回妳人生的主導權,盡了一切努力。
我們3個不約而同地表示,在家裡即使不見得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但能確定的是,蜜月期都很短,基本待在一起第三、四天開始就會發生爭執。
和媽媽頂嘴之後,就被認為是結交了壞朋友造成的;熬夜趕報告,就被認為沒有把健康放在眼裡,好一陣子沒有好好朝夕相處的母女或母子,突然發現彼此的頻率和步調根本不一致,孩子有壓力,媽媽也有壓力,是照顧孩子的壓力,或是太久沒跟孩子如此親近的壓力,總之兩邊的壓力一衝擊,碰的一聲就會爆炸。
<媽媽請聽我說>讓孩子跌倒 他會學更多
其實,孩子大了,在不偏離正軌的情況下,就應該放手讓他們去做。
孩子真的明白妳的好意,也知道妳的小心翼翼裡充滿著關心,但如果我們自己穿得太少而受寒了,我們反而從此會記得注意天氣,出門時加件外衣;如果我們欠缺睡眠,導致隔日上課、上班精神不濟,我們會意識到早睡對於健康和精神的重要性;如果我們被沒什麼內涵的人甩了,我們會更懂得分辨只有外貌的對象不代表適合廝守終身。
請放任我們在年輕的時候盡情摔倒,然後拍手說一聲「good falling」,替我們的青春拍下許多美麗的照片,千萬不要害怕放手,不要害怕我們事後責怪自己時流下的眼淚,如果妳一直拉著我們,我們學不會自己走,反而更想掙脫。
早點讓我們體會到「媽媽是對的,我要聽媽媽的話。」讓我們主動回來牽妳的手,而不是等到長很大了,妳終於放手,我們終於在自己種的因,嘗到苦果時,那顆已經是致命的毒果。
<媽媽要做到>經過放手期 相依沒壓力
專職的媽媽要學著放手,首先是會感到特別寂寞的,嚴重一點甚至可能輕度憂鬱,她不習慣不必做飯給你、不必洗你的衣服、不必喊你去睡,她不能接受,也不習慣自己「不再被需要」。
這時候的媽媽可以練習多多運動,找朋友一起出門來個小旅遊,與其說是為了排遣自己的寂寞,倒不如說是找有相同經驗的女人一起分憂,畢竟當她發現每個媽媽都有一樣困擾時,再回頭到自己的放手也能更加坦然,正如同,當我們發現同學們都有「同一款的媽媽」時,對自己家裡那本難念的經也可以比較釋懷。
我們不是不愛家,是害怕生活習慣或價值觀的日漸不同,在爭吵的過程中只會加深代溝,讓我們看起來更加頑固叛逆,但往往,當媽媽在這種情況下總是對孩子充滿不諒解時,為了避免戰火,我們常常想要真的逃離。
我問兩位小學同學,會不會覺得跟媽媽的關係就是「不見面就想,見了面就吵」?他們點頭如搗蒜。其實離家的時候反而非常想家人,為什麼媽媽不了解適當的距離也是一種美呢?不希望孩子離家,反而弄巧成拙,把孩子推得更遠。
最後,我們一致認為,放手也是一種愛,父母跟二十多歲的孩子,必須真正經過一段「放手期」,給孩子空間喘息,孩子也才能更體會出珍惜。親子關係,在經歷過這個階段之後,才有機會升華,用一種大家都不再有壓力的方式相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