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鎮的猴硐,這處曾經繁榮的煤礦之鄉,過去除偶有搭平溪線的旅人暫時駐足外,在旅遊版圖上仿如從不曾存在。然而近年因「貓村」之名不脛而走後,逐漸吸引年輕旅客探訪,而今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也在7/24成立,煥然一新卻又能保有清麗原貌的猴硐,提供台北近郊踏青郊遊另一絕佳去處。


以前驅車前往九份時,常不經意間瞧見轉往猴硐的路標,卻從未動念前往一瞧。這處老村落裡留有歇業近30年的礦業遺跡,街道上只有老礦工們搬張板凳閒話家常,腳邊有幾隻貓兒陪伴著他們,一派蕭瑟氣象。不過也正是這些與當地長者相依為伴的貓群,讓猴硐在短時間內爆紅為新興熱門景點。
據當地人說,在後車站的車頭頂聚落裡,約住了150人,而這裡出沒的貓咪,大約是這個數字,要說「貓比人多」並不誇張。近年由於愛貓朋友在猴硐捕捉到許多生動的貓兒鏡頭,在網上流傳並引起熱烈迴響,讓猴硐冠上貓村之名。


尋貓動線 驚喜不斷

尋貓動線 驚喜不斷
想尋找這些貓咪,出站後先上天橋往後車站方向走,一到車頭頂聚落口,眼前就有一幅貼心的「貓村地圖」了。從此地開始,不管怎麼走都會遇見貓,車頭頂這兒有許多小徑、階梯,每個轉角處都有小貓蹤影,牠們形貌有別、姿態各異、性情也大不同,親人的、好動的、懶洋洋的都有,有如貓咪大觀園。
而愛貓的志工朋友們,也貼心地在貓街上做了指示牌,指引訪客「尋貓動線」,同時也希望訪客輕聲慢步、勿過度打攪貓兒的告示等。而這些早在網路上流傳的貓兒們,也各自有支持者,其中甚至有貓明星「四大天王」,分別名為黑鼻、麒麟尾、大頭、流鼻涕,其中黑鼻甫在6月底過世,也成了網路討論話題。
猴硐雖然貓多,地名卻有個猴字,因為早年有處棲息猴群的山洞而得名猴洞,後來洞字改成硐以求採礦平安,國民政府遷台後又改為「侯硐」,近年地方希望追本溯源,5年前改回「猴硐」,只剩台鐵車站還叫做「侯硐」。


礦山歷史 園區重現

猴硐豐富的歷史人文典故,正是另一項不應錯過的旅遊內容。猴硐過去有個瑞三礦業,在此地採礦約半世紀,讓猴硐一度成為台灣最大的煤鄉,雖然隨著礦業沒落,風光早已不再,但新近成立的「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卻可引領遊人感受昔時的礦山風采。
相較於不少舊遺跡重建後反而面目全非的景點,總佔地約60公頃的煤礦博物園區,其實也頗令人驚喜;在園區裡,比如瑞三本坑、復興坑、猴硐坑等或是選煤場、台車軌道等遺跡,幾乎未做任何更動,破舊窄小的礦工宿舍也悉如舊貌,相當原汁原味,只有基隆河上的運煤橋橋面有較大修繕,但還是仍頗具原有氣息。
至於過去的礦工浴室等老空間,則以空間再造,打造為礦工紀念館、地質館及願景館等,分別展示採礦時代所留下的文物,並以照片、實景布置來呈現昔時的生活樣貌。在沿線拜訪這些景點的同時,還可欣賞基隆河壺穴景觀,以及東部幹線、平溪線上形貌各異的各級火車,豐富多元的遊趣,讓今日的猴硐展現絲毫不遜於近鄰九份、金瓜石的礦村魅力。

猴硐車站前,有阿蝦、大麵發等已超過一甲子的古早味麵攤;大麵發的「油麵」(25元)看似簡單,入口時卻有道地的油香,再搭配生腸、軟絲、肝連肉(每盤各50元)等小菜,拌些醬油膏與薑絲,就成了價廉味美的滿桌佳餚。


清燉豬腳 湯頭甘美
車站前除了老店,也有像「礦工麵點仔」這樣較年輕的麵店,此店的「雞卷」(50元)外皮酥脆,內有雞肉以及胡蘿蔔、蔥等配料,咬下去餡料紮實且香汁四溢,十分過癮。
而在當地推動文史工作的黑金藝文工作室,也可預約品嘗古早風味料理。「豬腳湯」(單點50元)為清燉作法,因湯頭是以在地婆婆媽媽們自製的醃冬瓜去熬,用來燉豬腳便帶來一種甘美滋味。另有以在地自摘仙草所做出的清涼「礦工茶」(60元),是昔時礦工常帶在身上用來解渴的飲品,苦中帶甘,滋味獨特。

◎開車:
可從中山高八堵交流道下,依指標接台62線萬瑞快速道路下瑞芳出口,再接102縣道往九份方向,再依指標轉瑞侯公路往猴硐,可在旅遊資訊中心周邊停車後,步行前往各景點。
◎搭車:
可搭乘台鐵東部幹線下侯硐站後,步行前往各景點。
◎相關資訊:
˙猴硐旅遊資訊中心 平日09:00~17:00 假日09:00~18:00 (02)2497-4143
˙黑金藝文工作室 5人以上可預約用餐 (02)2496-0065
˙大麵發 07:00~18:00
˙礦工麵點仔 0983-911-818 平日08:00~17:00 假日08:00~19: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