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動銀行服務在國外已盛行多年,中國信託銀行策略長坎貝爾(J. Alastair Campbell)認為,挾iPhone席捲而來的智慧型手機熱潮,讓台灣銀行業重新評估行動銀行的定位,也看到了本地市場的潛在商機。

行動銀行是「銀行服務之未來」的口號至少已喊了十年,但總是只聞樓梯響而遲不見人影。行動銀行發展受限的原因林林總總,主要還是得克服硬體的發展。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前,行動銀行較難為用戶提供優質且穩定的使用經驗。這兩款手機卻以兩項特質突破了這項難關。

行動銀行「打破魔咒」的原因很簡單,行動銀行開始受到重視並帶來良好使用經驗,讓消費者深感滿意。消費者的支持也反映在實際行為上。

坎貝爾指出,中國信託的個金應用軟體於去年7月上線,當時便預期推出初期必可見到不錯的反應,因該項服務為市場首見且獨具特色。上線六周就突破了年底的軟體下載目標,上線六個月後,更已達30萬下載人次。

坎貝爾認為,銀行業者應該要認知到行動銀行不僅是個通路,它已成為一個影響業務不同面向的現象。舉中國信託為例,個人金融處已於2010年7月推出行動銀行,讓客戶可隨時隨地享受銀行服務;同時,企業金融亦推出了兩個應用程式,一個是為資本市場投資者設計,另一個則是含括全球重大金融公告日期與銀行假日等功能的行事曆軟體。

一般認為,行動銀行服務的成功取決於許多條件的成熟與否。智慧型手機不普及、交易安全疑慮、無線傳輸技術不穩定以及價格昂貴等條件可能會影響行動金融服務的發展。

坎貝爾指出,要推行動銀行服務最大的一個挑戰是:服務要簡單好用、直覺式操作、提升顧客生活便利性並能與之互動,其他難處應該都能克服。銀行必須使他們的應用程式領先於手機業者的應用程式,努力成為全業界最好的。

坎貝爾表示,台灣有很多有利的條件可以形成一個行動銀行生態鏈。

依過往經驗,本國的客戶很快便能適應新的遠端銀行服務,像感應式信用卡、自助銀行(banking kiosk)或以前的海外ATM服務。不僅如此,全球80%的手機是由台商製造的,在行動銀行服務這塊市場,銀行的角色將會勝過電信業者,成為手機製造商和應用程式開發商的重要合作夥伴。

至於電信業者和銀行兩者在行動金融服務方面屬於什麼關係?是合作夥伴還是競爭者?坎貝爾指出,由電信業者主導的行動銀行模式,一直以來有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電信業者不是銀行,所以他們必須向客戶收取進行銀行服務的手續費或服務費;而金融服務費用,尤其是新服務,正是客戶望之卻步的一大因素。

有關於行動銀行的發展,坎貝爾提出建議。他認為,銀行常誤以為遠端通路的設立目的是將高成本的交易從分行移出,進而降低客服成本。不過,發展行動銀行真正的原因是客戶會發現這項服務實在很方便,會十分肯定它的價值。客戶很快會從新手變成愛用者。

他想不到有任何理由銀行不能提供客戶這樣迷人的產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