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會繞口令的學生,不然即使照稿念,可能將「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念得「2266」。科學家們總善體人意,將一串字母挑出來,組合而成「AIDS」病毒,即今日俗稱的「愛滋病」。儘管國中、小學生對愛滋病三字不陌生,但真正認識多少,誰也不敢保證。
以目前國內感染的年齡層而言,青少年不算高危險群;但也絕對不代表高枕無憂。因青少年使用保險套比例偏低,感染性病人口逐年增加,愛滋病威脅也許還沒迫在眼前,不過19歲以下青少年罹患愛滋病已正急遽上升。
你的愛滋病知識及格嗎?看看以下基本常識,評估有無可能得60分?
愛滋病,不會透過空氣、飲食和日常生活(如蚊叮)感染;係經由體液交換、共用針頭、母子垂直感染。愛滋病毒存在於體液:血液、精液、陰道液。基本上,這些來自性交時接觸的機會大,專家才會不斷呼籲安全性行為,戴保險套減低風險。
愛滋病就似布袋戲藏鏡人,感染毒後有6-12週空窗期,亦即感染了卻驗不出來,但仍具感染他人的能力。感染後外觀無明顯症狀,直到免疫系統逐漸受破壞,出現一些伺機性感染才稱做發病,導致人類失去抵抗病原體能力,甚至喪命。
80年代,愛滋病在人類社群爆發,醫界手足無措,那時等於得了絕症。1995年何大一博士發明「雞尾酒療法」,重新組合藥物,病情獲相當控制,感染者只要定時服藥,幾乎就像終生須服藥的長期慢性病一般。
現今青少年對感染愛滋的態度,像面對酒駕,跟朋友幾杯黃湯下肚,散會時拍胸脯說一段小路算什麼?所有酒駕闖禍,哪一個坐上駕駛座前,會承認自己判斷力已不敵酒精?青少年對性的參與也越來越如此,哪一個不都自信滿滿:「我才不會是那個倒楣鬼呢。」但等車禍或染病,哭天喊地都不靈了。
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容易輕忽愛滋病毒的威脅,除性教育動員起來,青少年也要注意自身安全性行為;如懷疑受到感染,應鼓起勇氣接受篩檢。早期接受治療,還是可享有豐富人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