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是由英特爾大力主導推廣的新一代遠距無線通訊技術,號稱為第四代無線通訊,比現在家中常用2M的ADSL服務快上30倍的速率。

WiMAX前身為WLAN,用於短距離的無線通訊傳輸,例如消費者使用內建WLAN的筆記本型電腦,可以在有WLAN基地台的地方無線上網,但傳輸距離只限100公尺,傳輸速率由11Mbps到54Mbps不等;WiMAX則是補強WLAN的缺點,將距離拉大,傳輸距離可達50公里,基地台數目也大為減少,傳輸速率加快到70Mbps。

WiMAX不必拉線的特色,對兩項通訊技術都造成影響,首先是ADSL,目前主流的ADSL約在2Mbps,因此WiMAX快上30多倍的特色實具吸引力,可運用於取代固網的最後一哩路;另對第三代行動通訊也造成很大的威脅,3G最快約2Mbps的傳輸速率,同樣也讓WiMAX深具信心。

第四代行動通訊WiMAX號稱傳輸速率比3G、ADSL快上30倍,讓喜歡用寬頻飆網的用戶,憧憬著WiMAX將帶來的新服務,免費的網路電話、遠距監控、無線互動電視、寬頻上網等更物美價廉的科技美夢,似乎馬上就要成真。

但是在英特爾、阿爾卡特朗訊等國際大廠勾勒出這些遠景之際,有一派人馬卻看衰WiMAX發展,包括易利信、遠傳等人,都擔心3G業者投入大筆資金都還沒有回收,再投入上百億元在WiMAX上,而且標榜的又同樣是行動寬頻特色,恐怕是一個新的泡沫。

WiMAX這項看似是電信的服務,起源卻來自資訊大廠英特爾發起的新技術,提出一種IP式網路概念,標榜的是寬頻上網能夠愈來愈快,也是英特爾從資訊市場,想切入電信市場的利器。

最初WiMAX的技術,是用於固網式的寬頻上網,即技術人員所談的802.16d的標準,雖然號稱有70Mbps的傳輸速率,比ADSL快上30倍,但用戶不能在快速移動下使用寬頻上網,只能在固定的據點,例如家中、咖啡廳等地使用。

隨著技術不斷改進,隨後推出802.16e的新技術版本,則可以讓用戶在移動情況下使用這項服務,跟行動電話拉近距離。

不過,行動式的WiMAX服務,目前全球都還沒有商業化的系統,預期要到今年底系統才能完備,最快也要明年才能看到這項服務。

如果說3G與ADSL都是八線道的公路,WiMAX就好比是一條20線道的高速公路,讓用戶上網的速率快還要更快,WiMAX這條「高速公路」將讓人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

但是在這條高速公路上要跑什麼車呢?這麼大的頻寬,能提供那些殺手級的服務,將是致勝的關鍵。頻寬費用低廉,免費的網路電話、遠端監控、寬頻上網、居家保全等服務會持續推出,只是這些服務是否具有讓消費者非用不可的「殺手級」魅力,才是WiMAX能否被帶動起來的關鍵。

另一項重點是終端設備,WiMAX目前已經有電腦上網卡等產品問世,由於僅處於小量出貨階段,每張要價200美元,可以讓用戶插入筆記型電腦上,獲得寬頻上網服務。

手機也是重要的終端設備之一,諾基亞西門子台灣區總經理王建亞說,3G發展之初即是苦於沒有手機,使得發展上受到影響,業者為了不要重蹈覆轍,早已經結合下游的手機業者進行開發與測試,諾基亞、西門子開放平台,讓各家業者上來測試產品,期可及早問世,建立完整的服務,才能帶動消費者的買氣。

對WiMAX深具信心的阿爾卡特朗訊亞太區總裁羅睿哲說,當看到電信業者,有八成的人都投入WiMAX的行列,就知道WiMAX的新浪潮就要來了,廠商要及早站上浪頭。

羅睿哲認為,WiMAX的技術源自於客戶導向,電信業者要思考如何抓住每位客戶,研發出新技術;不是仰賴華爾街金融業界的人打造出的議題,「因此WiMAX不會是一項向投資人拿錢,而有泡沫化疑慮的產業」。

台灣在政府傾全力投資下,有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行動式WiMAX服務商業營運的國家,競逐者還有日本、韓國,同時澳洲、美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與哥倫比亞等國也都釋出執照,讓WiMAX行列愈來愈壯大。

不過遠傳董事長徐旭東認為,在3G的投資都還看不到回收之際,大家蜂擁投入WiMAX前,應該要三思,尤其是台灣2,300萬的人口,政府要審慎評估是否要釋出六張執照。不過,遠傳基於擔心競爭對手拿到執照,會不利遠傳發展,仍然同時申請南北兩區執照。

WiMAX釋照在即,目前共有13家業者競標,形成13搶六的競爭局面,戰況激烈,包括電信三雄、何薇玲領軍的首席電子商務等都加入競爭,預計8月初公告得標團隊,用戶則可望在明年得到新服務。

在政府支持下,國內電信業和網通業者積極搶攻第四代行動通訊WiMAX市場,並積極和國際大廠尋求合作機會,爭奪新世代通訊明星規格的龐大商機。網通業者預期,WiMAX對營收的助益,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顯現。

在WiMAX市場中起步最早的是正文,因為與力推WiMAX的大客戶英特爾(Intel)關係密切,去年起已陸續出貨固定式的802.16d的用戶端(CPE)產品;7月起,正文的移動式802.16e的CPE 也會開始出貨。

伴隨合作夥伴摩托羅拉取得美國第三大電信業者Sprint Nextel芝加哥建置訂單,正文的802.16e產品出貨量預期下半年會逐步放大。不過,因終端需求不符預期,正文已準備下修原訂的今年挑戰百萬套出貨預估。

合勤是國內發展WiMAX產品線最完整的業者,涵蓋無線網卡、CPE及基地台,目前基地台正在淡水進行測試中,且已開始對歐洲市場小量出貨。

合勤也是網通廠中,唯一直接被Sprint Nextel點名為合作對象的業者,加上CPE和無線網卡的代工能力都具競爭力,據了解,拿下Sprint Nex-tel網卡訂單的中興通訊,也積極尋求和合勤合作。

以Sprint Nextel預估明年要推出50萬台CPE,目前每台CPE單價約150美元到250美元單價估算,若合勤順利拿下50萬台訂單,對明年營收貢獻約30億元。

智邦去年與以色列廠WiMAX設備大廠Alvarion宣布合資成立鈺程科技,開發網卡及VoIP整合產品,市場並傳出已接獲摩托羅拉網卡訂單,開始小量出貨,預估今年WiMAX出貨量約5萬到10萬套。

相較於網通廠多以CPE為重點,東訊和台揚偏向基地台市場。東訊今年為國家電信建設計畫開發WiMAX基地台,正進行三個基地站、合計40個CPE和80個基地台建置工作,預期明年來自WiMAX的營收約20億元。

台揚日前宣布與SR Telecom簽三年合約,將為其生產包括基地站微波系統及CPE設備,第四季起,出貨量會增加至上百台。

而廣達轉投資的達威電子,上月已率先宣布發展出將成為WiMAX 16e主流規格的Wave 2用戶端產品。台灣廠商多數認為,802.16d屬802.16e的過渡性產品,選擇直接發展「終極版」的802.16e產品。但智捷認為802.16e普及時候未到,所以和正文相同,都是同步發展802.16d和802.16e兩項規格,且軟、硬體均有著墨。

不過,各家網通廠對於WiMAX產品對今年的營收挹注,都不抱持太高期待,一致認為WiMAX效益要看明年。達威電子副總汪修銘更預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看到領導廠商的出貨量達到每月上萬台。

第四代行動通訊WiMAX的大餅有多大?資策會預估,全球包括基地台、網路鋪設、終端模組等上下游設備,到2015年,全球WiMAX設備產值可望達140億美元,約為新台幣4,600億元,而台灣的業者不僅是投入網通、手機等終端產品,甚至開始發展技術層次能力高的基地台設備,爭取全球商機。

目前在WiMAX機房端設備的大廠有摩托羅拉、北電、諾基亞西門子、三星等數大業者,日前摩托拉執行長桑德還特別來台拜會遠傳董事長徐旭東、威寶董事長許勝雄等人,即為了搶WiMAX的訂單。

目前在核心網路部分仍由大廠主導與自製,終端產品早有下放給代工廠的趨勢,而且允許代工廠打出自有品牌,自行發展其路線,主要希望提升終端產品的品質,帶動市場起飛。

在機房端與用戶端中間的基地台部分,是以量取勝的重要商機,大廠也都有意將其中的小型、微型基地台釋出給台灣業者生產,降低系統的成本,目前東訊已經有生產能力,合勤也都在積極測試這類產品。

阿爾卡特朗訊亞太區總裁羅睿哲說,WiMAX明年可望蓬勃發展,意味起碼有十家到20家的業者可以推出商業化的服務,目前全球約有40家電信業者正進行大大小小的測試計畫,明年將是「WiMAX巴士開跑的時刻」。

根據阿爾卡特朗訊預測,在無線寬頻接取市場的局端設備上,今年的全球產值將達到14億歐元,到2009年將達到35億歐元,其中主流的WiMAX技術占九成的市場占有率。

阿爾卡特朗訊亞太區副總裁賴平說,目前第四代行動通訊WiMAX的終端產品報價約在200美元,由於小量生產,價格不夠大眾化,預期近期會大幅降價,明年可望看到50美元的價格,屆時也將是民眾最能接受的合理價格,可望是WiMAX大放異采的時刻。

諾基亞西門子台灣總經理王建亞評估台灣的市場,以3G全島覆蓋通訊約要8,000個基地台,而WiMAX起碼要1萬台,預期台灣一張覆蓋全區的基地台約要200億元,以政府要求七成的人口覆蓋率,因此資本投資大約在140億元,以目前六張分區執照相當於三張全區執照來看,基地台系統端商機可達420億元,終端產品的商機要視用戶接受度而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