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不敵中國隊,各種檢討聲浪不斷,有人怪經典賽不應該由成棒主導,有人怪這三年國際賽事太多,球員疲於奔命,甚至還有人怪興農牛、La New熊,因為他們沒有讓張泰山、陳金鋒、林智勝等重砲手參加,導致中華隊打線熄火。當所有人都把輸球的矛頭指向自己,似乎忘了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中國隊變強了」!
看過中國隊比賽的人一定會注意到,在一群黃皮膚、黑頭髮的球員中,總有幾個洋人面孔,他們是中國從世界各地請來的知名教練,包括在北京奧運掌兵符,前美國大聯盟知名球員拉斐爾(James Lefebvre),以及這次在經典賽中亮相的前日本職棒歐力士隊監督柯林斯(Terry Collins)。
這就是中國隊能屢次在國際賽中令對手冷汗直流的跳躍式進步原因:複製先進國家經驗,再讓從上億人口中挑出的菁英,大口吸取養分,等待破土而出、嶄露頭角的機會,這也是中國近幾年能在經濟、體育、科技等領域有驚人成長的秘密。
中國的厲害之處在於凡事都能精密計畫並徹底執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曾製作過一部紀錄片『Why Democracy--為什麼要民主』,敘述上海某個小學,為了讓小朋友學習什麼是「民主」,所舉辦的班長選舉。好笑吧!共產黨教下一代民主,但這就是中國,凡事都經過計畫;計畫經濟、計畫民主、甚至連房市、股市都能在中國政府的政策主導下演出驚奇表現。
中國特殊的計劃經濟,可以用一句俚語解釋:只要人民嘴裡有豬肉,就不會跟你吵架!中國的人口太多,一旦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就會像潰堤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清末的太平天國,都是前車之鑑,肩負大國崛起重任的中國領導人,自然不能讓自己的歷史定位在這一波金融海嘯中淹沒;於是,砸銀彈、搞建設,所有能力保中國經濟不墜的招式無一不使。
面對這樣的對手,身在台灣的我們除了希望小馬哥再加油,還能做些什麼?詠春拳大師「葉問」或許可以教我們幾招。詠春拳中的「用力三論」強調捨力(捨棄拙力)、卸力(卸去來力)、借力(借用他力);其中,讓詠春拳打來行雲流水的就是「借力」。借力使力才能不費力,與其想著如何和中國13億人競爭,不如想辦法讓他們為自己所用,用投資中國來照顧我們下半輩子的生活。
中華隊輸球固然讓人懊惱,但除了替中華健兒加油打氣,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我們更應該暫且放下心中的火氣,積極地思考:中國崛起後,該如何從中得利?已故的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除了留下發人深省的處世禪學,更透露了金融海嘯後的重生契機: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面對中國的崛起,我們還可以~投資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