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人熟悉的護髮品牌施華蔻(Schwarzkopf)、洗髮精品牌絲蘊(Syoss)、洗衣精品牌寶瑩(Persil),都來自於德國百年隱形冠軍「漢高(Henkel)」集團。漢高於1876年成立,主要業務涵蓋黏著劑技術、化妝品及美容用品、洗滌劑及家用護理等三大領域,其中黏著劑更是與台灣鞋業密不可分。

黏著工藝 凸顯高端品質

漢高表示,鞋業並非夕陽產業,優化製程、減少黏著化學劑消耗量,讓製鞋產業硬體與軟體都升級。事實上,現在全世界賣出的運動鞋中,每三雙就有一雙使用漢高的接著技術。

漢高全球鞋用接著劑OEM客戶總監暨台灣鞋膠事業部處長陳建智表示,黏著物品並非只用熱熔法或釘子,不同材質,對膠水的要求也不一樣,也因此黏著被視為是「高尚工藝」,「黏著劑的致勝關鍵是『研發』」,才能和同業產生差異。

漢高全球約5萬名員工,2014年創造164億歐元(約新台幣5,879億元)銷售額,以及26億歐元(約新台幣932億元)的營運利潤,儼然是隱形冠軍;其中接著劑部門占漢高集團近一半收入,從民生產品用的膠水、膠帶,乃至於航太、汽車工業上的應用,甚或是高科技產業所需的封裝材料,皆可能使用漢高接著劑技術。

漢高亞太區總部及其全球產能最大的接著劑工廠「龍工廠」,皆設立於中國上海,台灣則是漢高在大中華區唯一涵蓋漢高三大業務市場的重要樞紐。陳建智說,台灣擁有許多領先世界的鞋類製造商,其中前三大製鞋品牌皆是漢高接著劑鞋膠事業部長期合作的策略夥伴。和這些製鞋廠商合作,發現台灣鞋廠在研發製鞋花了不少心力投資。

台灣在1970年代曾與義大利媲美全球兩大製鞋王國,台灣更是許多全球知名鞋業品牌的生產重鎮,讓台灣製鞋業成為全球領頭羊角色,只是1990年代陸續遇到工資上漲、製鞋原料飆升等問題,為了取得成本優勢,只能出走至人口多、工資低的國家。

近幾年,隨著中國大陸、越南等國家工資逐漸上升、勞工意識抬頭,以及大陸製鞋技術急起直追,外移已不再是拯救台灣製鞋產業的萬靈丹。

陳建智指出,製鞋業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工廠每個月若要製造100萬雙鞋子,需要1.5萬名工人,隨著亞洲區勞力成本上升,為了控制生產成本,也成為全球各大鞋類品牌和製造商的嚴峻考驗。

策略夥伴 滿足鞋業需求

「自動化是鞋業未來的契機。」他認為,鞋子產業是分眾市場,這也是為什麼要提倡自動化,才能生產大量鞋子;與設備廠商合作,使用自動化設備,縮短製程可以減低能耗,也能降低製造成本。

另外,則是滿足日益提高的永續性發展的生產標準。

雖然自動化減低對大量人工的依賴,但製鞋廠充滿化學原料的惡劣環境,不符現代化工廠規範;必須顧慮員工健康,提供無毒性與環保的黏著劑,也是一線品牌商最為要求的部分。

很多人都認為台灣製鞋產業已是夕陽產業,陳建智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台灣製鞋業仍將一線品牌訂單牢牢握在手上,雖然面臨挑戰,但也正在轉型中。「執行優化製程和永續性發展,是台灣鞋業可琢磨的部分」,省下人工又能做好環保要求,減少耗能和耗水,相信可獲得消費者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