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中國,1995年創刊的語文教育刊物《咬文嚼字》,自2012年年底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語以來,流行語的公布成為年末盛事。今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語當中,「斷捨離」、「萌萌噠」(萌萌的)源自日語或從日語稍作轉化。

如果再加上去年的「逆襲」以及流行多年的「宅」、「給力」等,可見中日關係對峙,但流行語卻隨網路快速傳播。

日本流行文化在中國,早期主要以動漫與電視劇為主。1980年代,中國積極發展電視台,彼時中日關係友好,動畫《鐵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與電視劇《血疑》裡的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2001年小泉純一郎就任首相之後,中日關係因其參拜靖國神社交惡。此時,也是媒介環境蛻變的關鍵時刻。一方面,進入網路時代之後,日本動漫與網路遊戲成為新時代的產品,流行的中介角色也汰舊換新。字幕組取代電視台成為日本動漫的中介。

字幕組,是義工、一種特別的團體協力,從畫面取得到翻譯乃至後製加工,都由字幕組成員分工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字幕組多由大學生與專業人士協力完成,同一部日本動漫的取得到翻譯,可能有多組字幕組進行,網上甚至有對不同字幕組成果的評價。字幕組的翻譯製作對象從日本動漫、韓劇到美劇不一而足。

網路高牆就要築起

另一方面,2005年開始,為了扶植中國動漫,電視台開始規定中國動漫在黃金時段播放總量不得少於百分之六十,《喜洋洋與灰太狼》、《熊出沒》成為中國動漫的代表。

對中國的日本動漫迷來說,網路與電視恰成對比,電視是中國製動漫,只有在網路裡才能看到較多的日本動漫。

日本流行語滲入中國,難道沒有媒體批判?2011年,新華社旗下的《國際先驅導報》的相關專題裡,將此現象歸咎於中國雖然崛起,但卻欠缺造詞能力,中國網民所造的流行詞只半是自嘲,難以擴大影響力。

其實,媒體的批判嚴重了,從中國網民諷刺網路管制所創造的「河蟹」、「草泥馬」堪稱傑作,何來想像力的匱乏?此外,語言的跨界與流轉也非照搬,「宅」與日語原義已有很大落差,源自網路遊戲的「逆襲」,也經常被延伸為改變現實的奮力一擊。

語言多在刺激交流中豐富。只是,網路世界的高牆就要築起。日前中國政府以加強管理境外影視為名,字幕組群聚的人人影視網站宣布關閉,「需要我們的時代已離去」。

在此情形下,來自日本的流行語是否也將告別?明年的十大流行語裡答案會揭曉。

李政亮《拆哪,這樣的中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